![]()
|
高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作 者:赵晓菲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大
中
小
摘要:本文中笔者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二)加强历史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技能;(三)探索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空;(四)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历史的快乐。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关于其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并不统一,但就其内涵和本质而言是一致的。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实施新课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要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价值和策略谈谈自己的浅陋之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价值
(一)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日新月异,在未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中生走出校门之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取决于学生个体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中生必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高中阶段是学生从青少年走向成年的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历史教师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谈到“过程与方法”时,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当学生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没有的新信息或产生不和谐的信息时,就会产生要弄清的动机和行动。而新知识的获得与不和谐的消除,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从而促使其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是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
(三)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空
叶澜教授 “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有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四)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在历史教学中,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少用批评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而应该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但历史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一是评价要有客观性,历史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激励学生时一定要中肯、要适度、要真诚,不能一味地追求赞美,在赞美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二是评价要有及时性,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快速做出有效的评价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三是评价方式应多样性。历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进行激励性口语评价,也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批改试卷进行书面的激励性评价。
总之,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历史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自主学习的习惯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3年4月第1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学教育心理学》,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组织编写,2000年7月印刷,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