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立足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特殊学生审美能力

立足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特殊学生审美能力

作 者:冯书亭 (安徽省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236000)

摘   要:因为一些身体上的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的很多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美感知不够真切。因此,在小学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创作和评价美工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以良好的审美能力为支撑,就可以让特殊学生真切地感知、享受生活中的美,以此弥补特殊学生身体方面的障碍,提升特殊学生的幸福感。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一些立足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特殊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特殊学生;审美能力

关于审美能力,木心先生曾经这样说:“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审美能力之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对于一个人而言,审美能力究竟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具体来说,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品味,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气质以及能够开阔一个人的眼界等。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一些在智力或身体发育等方面有障碍的学生。正因为他们的这些障碍,所以使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相比于正常学生而言,少了许多色彩、少了许多乐趣。为了弥补特殊学生的各种障碍,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他们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美,甚至创造美。而在此过程中,特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会平添许多色彩和乐趣等,特殊学生的幸福感也会爆棚。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立足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培养特殊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让学生在欣赏美工作品时遇见美
欣赏课是美术课的一种基本课型。在特殊教育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围绕教材教学内容,结合特殊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一些优秀的美工作品。如此以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美工作品的时候遇见美。
(一)在教师的引领下寻找美
在一开始,特殊学生因为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所以他们很难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寻到美工作品中的各种美。每当在这样的时候,教师的引领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全面透彻地了解美工作品各种美的前提下,或启发、或点拨、或指引、或讲解等,据此让特殊学生寻找美工作品中的各种美。
“剪纸”是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广泛搜集一些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制作精美的剪纸作品。以笔者选择的《丰收喜悦图》为例,这幅剪纸作品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搓玉米籽的一幅场景。在笔者的引领下,特殊学生可以真切地观察到这幅剪纸作品中奶奶、爸爸和妈妈脸上洋溢出的丰收的喜悦。就连在一旁调皮捣蛋的小朋友脸上的喜悦表情也清晰可见。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步步引领下,特殊学生不仅能够对美工作品有更为准确地理解,还能够遇见美。
(二)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美
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而言,为了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特殊学生练就一双能够及时发现美的“火眼金睛”。唯有如此,特殊学生才能在认真观察生活万象、细心留意生活细节的过程中发现美。
还是以《丰收喜悦图》为例,在教师的引领下,特殊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各种美。如,有些特殊学生可以观察到爸爸是在用搓衣板搓玉米粒,而这也正就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美。
归因于特殊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真观察,特殊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三)在彼此的交流中感悟美
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伙伴彼此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与学习伙伴的深入交流,学习者对于学习对象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准确等。同样,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在引领学生欣赏各种优秀的美工作品时,教师一定要鼓励与引导特殊学生逐渐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深入交流,特殊学生就能够从同一件美工作品中感悟到各种不同的美。
以欣赏剪纸作品《捕鱼归来》为例,有些特殊学生可以发现抬着鱼筐的两个小朋友面部的开心之美,有些特殊学生可以发现两个小朋友齐心协力抬鱼筐的合作之美,有些特殊学生可以发现作者剪纸技艺之美……所有这些美,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能力很难全部发现。但是,以合作交流为契机,特殊学生就能够发现这幅剪纸作品中的各种美。
事实上,以交流为契机,特殊学生不仅能够聚焦同一件美工作品感悟到不同的美,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在制作美工作品时创造美
制作美工作品是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制作美工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需要学生的审美能力。或者说,以制作美工作品为契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够都能够得到循序渐进地培养。不仅如此,学生在根据教学要求制作各种美工作品的过程也正就是他们创造美的一个过程。
(一)在准备美工材料时孕育美
制作美工作品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美工材料。离开了形形色色的美工材料,制作各种美工作品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形形色色的美工材料。而特殊学生精挑细选准备各种美工材料的过程也正就是孕育美的一个过程。
比如说,在制作收纳盒时,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课前准备作业,即让特殊学生自主准备制作收纳盒的各种材料。学生在精挑细选各种收纳盒制作材料的时候,他们必须要通过对比从各种各样的制作材料中做出选择。而对比也正就是培养特殊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过程。
如此一来,特殊学生在精挑细选每个作品各种材料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孕育。
(二)在设计美工作品时萌生美
没有计划,何来行动?对于特殊学生制作美工作品也是如此。如果特殊学生在制作美工作品之前没有明确的计划与设计,那么,他们制作的每个作品也必然会缺少美。
有鉴于此,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中心,以特殊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为参考,指导特殊学生用心设计各种美工作品。
再以制作收纳盒为例,在制作之前,特殊学生要对收纳盒的样式、大小、外观和结构等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特殊学生不仅要本着实用的目的,还要兼顾美观的原则。如此以来,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正就可以得到培养吗?
由此可见,特殊学生在用心设计各种美工作品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萌生美,即他们的审美能力就能够得到逐步发展。
(三)在制作美工作品时彰显美
好动是儿童天性使然。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对于制作美工作品的教学活动,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兴趣浓厚,所以在制作各种美工作品的过程中,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很显然,之所以称之为美工作品,关键在于“美”。如果美工作品失去了“美”,那么,美工作品也就名不副实了。因此,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在指导特殊学生制作美工作品时,一定要让特殊学生在美工作品中彰显出各种美。
比如说,在制作布贴画时,教师要让特殊学生充分考虑材料的色泽、形状、质地以及搭配等。而事实上,学生在考虑这些因素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一些美学知识。
立足于制作各种彰显美的美工作品活动,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之中孕育。
三、让学生在评价美工作品时领略美
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了评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劲头不足、方向不明;离开了评价,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引导不够、掌控不妙。同样,评价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也不可或缺。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评价美工作品,能够让学生真实地领略到美工作品的各种美。
(一)从不同的角度领略不同的美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评价美工作品的时候,因为特殊学生观察的视角不一样,所以他们领略到的美也会不尽相同。如果特殊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到美工作品不同的美,那么,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就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说,在评价学生的彩泥作品时,有些特殊儿童会从彩泥作品的立意方面进行评价,有些学生会从彩泥作品的造型方面进行评价,有些学生会从彩泥作品的局部进行评价……如此一来,特殊学生就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品。
当然,无论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工作品时,还是学生互相评价美工作品时,不仅能够发现美工作品的美,还会发现美工作品的不足之处。当特殊学生以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评价为反光镜,发现自己美工作品的不足之后,他们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从不同的作品领略不同的美
不同的美工作品蕴含着不同的美。因此,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特殊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不同的美工作品时也能够领略到不同的美。而这,也正就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过程。
例如,特殊学生在评价彩泥作品能够领略到栩栩如生的立体美,在评价剪纸作品时能够领略到活灵活现的意境美,在评价贴画作品时能够领略到别出心裁的创意美。
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特殊学生通过互相评价美工作品能够真切地领略到不同的美,据此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从不同的评价领略不同的美
特殊学生在评价各种美工作品的时候,能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清晰地指出每一件美工作品的美。而对于其他特殊学生而言,聆听评价本就是一个提示自身审美能力的一个过程。
如,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评价中领略到不同的美,教师要鼓励与指导特殊学生在课堂中切合实际、言简意赅地对其他学生的各种美工作品进行评价。
由此可见,特殊学生能够从其他同学不同的评价中领略到各种美工作品不同的美,以此为梯,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也能够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引领学生欣赏、创作和评价美工作品为契机,循序渐进、富有成效地培养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随着特殊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他们就能够发现、感知以及享受生活中的各种美,生活中的各种美就会弥补他们身体上的障碍,让他们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司艳玲.《新课程研究(下旬刊)》[J].2015(3):65-65.
[2]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蒋云.《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J].2014(33):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