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探讨

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探讨

作 者:秦 颖 (桂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541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粗壮你诸多的问题,学前教育资金匮乏,幼师整体专业化水平不高,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等系列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加强研究学前教育教学现状,认真分析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创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与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优秀幼教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事业总体战略目标是提供优势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学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
民办幼儿园主要依靠收保育费维持生存,上级部门缺乏规范管理指导,造成现部分民办有园舍建设不规范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域宽广,教育需求量大,大多农村幼儿只能接受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受教育形式,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现有很多幼儿园园舍简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严重的障碍。阻碍了幼儿基本的智力开发及品行的塑造。幼儿园建筑缺乏良好的设施设备,幼儿在存在安全隐含的地方上课活动,会对其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明确规定,活动室使用面积不得小于54m2,每位幼儿平均应占3m2.当前很多民办幼儿园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过于拥挤的环境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其身心发展十分不利。良好的环境能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在操作材料中学习知识。学前班过于单调贫乏的环境,使幼儿难以从中吸收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二)教学内容小学化严重
学前教育小学化指直接向幼儿教授小学应接受的知识,对孩子未来学习兴趣培养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小学化倾向严重,民办幼儿园大多未分设保育员,幼教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
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幼儿学习,一些教师很少使用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等教学方法,通常采取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统治课堂。个别幼儿园没有课程表,教学活动不能激发幼儿浓厚的参与兴趣。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笔者就职幼儿园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教材内容陈旧,教学重点放在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等小学知识内容上,教材知识缺乏系统性,影响了幼儿的科学施教。由于教材内容陈旧,教师也很少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兴趣,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教的指导性教材,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丰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但很多民办幼儿园办学理念落后,教师很少学习《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等幼教理论,无法按新课标选择课程内容开展幼教活动。
(三)幼师队伍不稳定
当前很多幼师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很少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导致教育水平不高。幼师师资队伍不稳定个,严重制约了幼教质量的提升。幼师工作劳动强度大,很多幼儿园教师身兼数职,教师要开展教育活动,同时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劳动强度大,师生比例失调导致幼师工作量大,待遇等基本保障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幼教收入普遍低于同属基础教育范畴的小学教师,福利待遇较少。无法激发幼师奉献幼教事业的热情。使得优秀的教师资源大量流失,许多优秀青年教师不愿从事幼教事业。
幼师身份得不到社会认可,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待遇较低等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幼师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量优秀教师流失,教师收入低等问题是导致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培养培训渠道不通畅,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加入学前教育教学团队,因此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二、学前教育教学创新策略
(一)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资金匮乏是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必须对学前教育加大投资,俄罗斯国家财政预算每年用于学前教育事业的拨款占比近20%,我国教育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
《幼教改革发展指导意见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幼教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职责,依法规范财政性幼儿园经费的增长。通过捐资助学的多渠道筹集学前教育经费,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将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提高幼教质量的根本措施,分层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作。首先严格实行幼教师资准入制度,优先录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对口优秀毕业生,为幼师队伍补充专业的人才后备力量。
其次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按照灵活性的原则,采取集中与校本结合的形式,对幼师每年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积极邀请全国幼儿教育专家举办幼教专题讲座,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发展小学化倾向是制约当前幼教发展的重要障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针对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幼儿学前教育应根据地区特点,选择幼儿常见感兴趣的自然及社会现象作为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
要处理好室内外活动的交替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活动的统一。学前班集中教育活动不超过30分钟,教师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组织角色活动,美工活动及体育活动等。可采取集中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场地等物质环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
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本人执教幼儿园通过开展春游踏青活动,组织孩子们到户外认识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昆虫,让小朋友门通过参与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生物,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人本教育理念,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本文对当前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专业教学的策略建议,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丽影,刘翀,宋丽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模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1):41-42.
[2]袁新新.就业导向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