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概述了有效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教学的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医学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输策略,目的在于推动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输
有效教学理念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教学科学的重点研究议题,该理念争论焦点在于“教学归属于艺术还是科学”,为了进一步明确此理念的真正内涵,研究学者开始从教学本质、教学规律、师生关系、教学效果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究,并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教学计划,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思考自主性,进而实现有效学习与自我提高的完美融合。
一、有效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实现内涵发展必然途径
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紧跟国家教育计划、明确自我定位,顺应时代发展力求由粗犷型教育模式转变为内涵发展模式。内涵发展教学模式属于集约教育范畴,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能够实现培养全能型人才的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医学教育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方式推动学科教育发展,这种教育理念与有效教学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更为重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目标的合理规划。任课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融入有效教学策略,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枯燥乏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储备、构建思维框架,进而推动医学教学的内涵发展。
2.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规划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质量管理,确保所开课程有益于学生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有效教学理论为高职院校医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提升日常教学质量与效率。融入有效教学的医学课堂实现了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的无缝连接、教育目标与培养计划的紧密联系、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有效对接,以此为医学教学构建更为系统、科学的授课平台。
3.拓展创新医学教学形式
医学教研室需要结合医学学生学习特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适当融入有效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微机网络、移动设备等先进元素搭建医学微课、反转课堂、在线交流等学习平台,将晦涩难懂的医学常识、操作技巧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调动学生的医学学习热情。这种拓展型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医学教学方式,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能力。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更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进而实现医学课堂教学收益最大化。
4.符合教师职业发展方向
很多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常会感到迷茫无助,无法准确判断前期工作是否稳妥、日常教学是否得当,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目标。此时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改进,这种反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教师职业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益处。
二、医学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输策略
课堂可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优质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医学课程作为一门涵盖大量抽象概念,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学科,在日常教学时如果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将理论知识清晰、透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不利于教学信息的渗透传输。鉴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课堂教学工作时需要多多融入先进科技元素,进而实现有效教学信息传输。
1.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大部分高职院校临床教师系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工作,就临床工作而言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日常授课时无法为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讲解,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临床工作的魅力所在。医学课堂若想实现有效教学信息传输,需要形成稳固的师生交流关系,这就要求医学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特点及学习能力,采取最适宜的教学方式,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医学教学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知识储备,并通过团队协作、公开讲课的方式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根据授课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巧。为了改变枯燥乏味的医学课堂环境,医学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影音、视频,将枯燥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例如在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人体解剖结构以视频形式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医学教师适宜的进行讲解演示,并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进而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医学教师的实际授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有效教学的信息传输效率与质量,如何让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兴趣爱好,是医学课堂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医学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严肃的问题探究环境,即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某个医学化学过程进行动态展示,并适时提出对应的医学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逐渐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知识框架,将复杂问题条理化,为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打开全新通道。
4.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学生作为医学课堂教育主体,其专业素质高度直接影响医学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输质量。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实现为社会输送全能型人才的目的,医学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做成幻灯片或影音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学习平台,以此摆脱时间、空间束缚,让更多的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医学教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拓展延伸知识以超链接的形式提供给专业技能更强的学生,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高职院校医学课程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输送全能型、实用型卫生人才的重要职责,需要引起高职院校及医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卫生人才专业素养、职业水平,任课教师在医学课堂上需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以此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丕宇, 葛华. 浅谈内科临床实践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 医药卫生,2015(10): 218.
[2] 朱佳,刘云,王忠民,等. 远程高清手术示教系统构建[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7): 33-35.
[3] 徐漫. 高职院校医学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输研究[J]. 才智,2017(5): 172,174.
作者简介
田迎霞,女,1977.11,湖北省大悟县,硕士学位,医学教育,高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