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得信息化技术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借助先进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是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索的。针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从而保证顺利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本文则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教育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是一项长时间进行的持续性工作。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长期传统教学理念所形成的惯性教学思维,虽然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潮流,而教师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够,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也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因而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针对学生教育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识字、阅读理解的能力,对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内容有一定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既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一、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课堂内容重点难点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更加智能化,使知识的呈现变得更简单、直接,进而使教师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所学呈现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理解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学习的杜甫的诗《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时,学生不能理解“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祖国分裂的现状,体会作者对家国的思念之情。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压抑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自身代入感,不能很好的理解书中所描写的内容,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学,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观潮》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找视频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让学生体验钱塘江潮来临前、来临时以及退潮后的真实感觉,对“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等词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另外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思考钱塘江潮来时“奇”在哪儿,吴中健儿弄潮时“勇”在哪儿以及人们观潮时“盛”在哪儿。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进入到书中的世界,为学生营造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
三、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交流讨论,共同学习的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微信、语音等交流软件,实现个人与各班级之间的协作学习,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的文章《三亚落日》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有关三亚落日的图片,让学生对三亚落日的美景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在教学中,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蓝天、大海、夕阳、海鸥等图片,从课文中找出对图片所展示内容的描写。例如课文中对夕阳的描写:“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想象美丽的夕阳是什么样子,然后阅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夕阳以及关于三亚落日的诗意。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制作微课
针对低年级识字课程,微课最大特点就是经对录屏软件的应用而制作成小视频,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很多课程教学中其已经获得广泛应用。除此之外,针对于有关低年级学生识字课程的内容,教师也可通过对上述所提软件的应用呈现在视频中,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克服遗忘知识的现象,并反复学习。另外这种微课授课形式,还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可通过视频反复学习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提升识字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教师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应用已经录制的视频,针对某一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在学生心中留下强烈印象。除此之外,在学生回到家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微视频课程方式,做出课后习题,提升和巩固学生识字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节省大量教学时间,极大程度上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其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思维比较活跃,并且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在内容上没有吸引力,形式上不新颖,课堂气氛上不够活跃,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而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方式将教学相关内容具体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小红."互联网"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6):92.
[2]姜利.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91):53.
[3]卢婷婷.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识字教育之我见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8,(9):47.
[4]颜文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探究[J].少男少女,2018,(27):26-27.
[5]陈云宇."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学式"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111-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