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巧用概念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1

如何巧用概念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1

作 者:陈小英 (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中心校 543300)

摘   要:概念图是小学课堂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本次研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概念图的习惯,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图;小学数学;应用

概念图最早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学家提出,很快变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果[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性的使用概念图,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提高解题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出发,归纳新旧知识点,研究改进数学概念图的教学模式。数学概念图的使用,可以把课堂上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用概念图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仅提高课堂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一、开展识图教学
概念图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主动去整合分析,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进而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晰化,将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系统规范。教师在运用概念图开展小学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图,侧重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教材上也没有丰富的图片表达。而是使用文字性的表述让学生理解、记忆,不仅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也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表达上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升课堂趣味性,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兴趣心强的这一特点,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养成试图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改革识图教学方式,整合全方面的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高学生的识图效率[2]。
如:开展小数、整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时,运用概念图帮学生提升概念学习效果。在课前,深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探寻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关联,把这些作为概念图制作的前提条件,积极融入课堂。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始时,先询问学生对整数、小数知识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自由讨论。随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从整数的十进制等概念,拓展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图的识图技巧,为日后绘图、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已知概念对新概念进行感知
小学生处于探索和求知的阶段,他们比较活泼也好动,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制作相应的概念图,采用连接符号把有关的概念进行连接,从而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在一个概念上添加新的条件组成新概念。学生对概念进行学习时,并不是所有概念都是新概念,部分概念他们已经学习过,通过对原有概念进行改造,促使新旧概念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组成新概念[3]。例如:在学习《线段、射线、直线》这节知识时,先要对学生情况有相应的了解,知道学生早已学习关于线段认识的知识,可以在“线段的认识”上展开教学。以下是部分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原来已经对《线段的认识》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你们是否还记得与线段相关的知识?
A:可以对线段长度进行测量;
B:线段包括两个端点;
C:线段可采用两个字母进行表示;
······
教师:好的,同学们已经回忆出许多和线段有关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应在线段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射线。
线段是广大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在回忆它的特征后,根据各项特征,进而认识到射线、直线及特征。
教师:同学们,广场上会设计相应的地灯,不知道你们是否观察过?呈现图片,同学们,我们可以将地灯发出的光线看作“线”吗?
全班学生认真的观察、分析,教师则通过红色的线将灯光线画出来。
D:将把其看作一条线,由某一光源发出来的光线。
教师:这张图中“线”与我们原来学习的线段有何不同?
D:这一条线仅有一个端点。
E:摄像会向着一端进行延伸,不可实施测量。
教师:老师想把一条线AB变为包含学生所阐述特征的“线”,该怎么做?
F:把端点B去掉;
G:去掉两个端点中的某个点。
教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可以得到下列结论:一条线段,若它的一端处于无限延长的状态,其形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基础概念,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掌握新概念—射线。
三、巧用概念图开展教学总结
数学教学总结与复习时,使用概念图进行总结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学生可以举自己的想法及其学习的东西,通过画概念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顺利写下来,所学习内容更加清晰,头脑也有利于接受新的想法。教师和学生可利用概念图绘制、修改、反思灯环节,逐步完善概念图中罗列的知识。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节内容时,学生可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将所学知识展现出来,见图1。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实践活动中,充分掌握概念图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构建数学知识理论体系[4]。此外,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用图意识,提升学生的用图能力,让学生可以独立做到根据概念图学习知识点,把教材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
图1(见P67页)
总之,概念图就是利用图示方法促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促使患者更好的学习、整合新旧知识。教师采用概念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通过互动,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对象,探究概念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朝生.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7,(11):117.
[2] 王丽.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2):61.
[3] 赵国庆,熊雅雯.应用概念图评价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108-115,128.
[4] 顾盘英.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概念图"的绘制功能与方法[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7,(12):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