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家、政府也更加重视教育问题,不断增加关于教育行业的投入,并且还加大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其中农村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会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如今许多农村小学的办学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说,为了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一定要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效果
1、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俗话说“农村儿童早管家庭”,不可否认,现阶段中国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是理智的,遵循小学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教师赋予的学习任务。然而,作为一个班级,教师不仅要管理这么多听话的学生,而且要管理少数不让老师担心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些人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在学习中缺乏自我意识,而且有懒惰的态度。不要听老师的说教,更要坚持不良习惯,学会拼搏、抽烟等。如果少数学生不能严格遵循管理教育,不仅会对班级产生不良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学生不尽快接受教育,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甚至生活。这使得这少数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坏习惯。
2、勤于班级文化建设
2.1制度文化——变“制度约束”为“快乐约定”
人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积极面对,认真理性的行动。因此,在班级自主教育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将学生当作朋友和教育对象。第二,班主任不应随随便便地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或青年先锋队的检查规则修改为自己的班级规则,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并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管理体制和班级目标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投票通过后,正式生效。由于课堂规则的影响,班级目标是由学生自己设定的,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2.2活动文化——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课堂活动是实现自主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应开展更多的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将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相关活动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有意识地或无意地调整你的行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建立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3、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3.1制定自主管理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遵守民主集中制,让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统一认识,集体制定。制定一个整体的班级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出一份力。其中目标可以划分为常规目标及特色目标。而日常目标主要包括学校或班级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纪律、卫生、学习、行为准则等。而特色目标就是在实现传统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目标,他们也可以是别人做过的,他们还没有做好,做得好。这些目标反映了学生定义的雄心。虽然困难较大,但只要方法合适,就能实现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
3.2师生共同制定班规,完善自主管理制度
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对班级管理和校规的概念模糊,大多数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在每个学年开始时,组织学生专门开一次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会议,共同讨论课堂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课堂规则和礼仪。贴在突出位置,让学生对照自我检查.这样的课堂规则反映了“舆论”,学生愿意遵守,从而减低违纪次数。
班级规章的制定一定要体现民主化。第一稿由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起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使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后,还要对全体学生的意见进行整理、总结,并经过他们的同意。其次,也要贯彻落实好课堂的规则。在实施班级条例的早期阶段,应该有一个密集的过程。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应该增加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尤其是在早期阅读和自学期间)。随时发现问题,提醒学生。同时,还能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来开展管理工作,使学生适应制度、习惯体系,逐步提高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该制度的实施逐渐趋向于自我意识的加强。
3.3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班级自我管理结束后,班干部不需要班主任任命,而是实行竞争性上岗制度,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实行一届任期。班主任在竞争职位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职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志愿者进行竞争性演讲,然后由全班选出(中等以上的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强)的班干。并在正式当选前征求老师的意见。其次,还在能班内建立反馈评价机制。班主任利用班会定期让“干部”和“群众”进行相互的反馈、评价。班干部对前段工作做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他同学也对干部界定的“管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既然班干部是由大家选出来的,“干部”和“群众”就会被串成一串。
3.4增加班级“文化”气息
班容班貌能够直接体现班级凝聚力。通过美化课堂环境,确保课堂整洁,可以设置阅读角,设置板报,张贴著名的训诫,开展团体竞赛等,不仅能优化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增强班内的凝聚力等。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和美化教室。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依赖于班级管理。如果教育策略存在问题,那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佳。因此,当务之急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让班级成为学生界定的展示阶段,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宋茂蕾.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
[2]索朗顿珠.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