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充足的创作资源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 是增强写作思想深刻性的前提条件.因此, 高中生要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本文就从教师的角度,就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教学资源;综合实践
作文,在一份语文试卷中占据了40%以上的分数值。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家长、学生甚至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而且,作文能力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将伴随学生一生,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技能!
我们不难发现高中生作文最大的几种缺陷中,学生素材运用方面出的问题最多:材料单薄、运用不当、滥用乱用、老调重弹现象比比皆是。积累的不足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缺乏新意,使用不当导致材料扣题不准等问题。所以,如何教好作文,开发适合新颖的教学资源,并将之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作文教学资源的选择和适用也变得复杂起来。在这里,我就"教材"、"生活"和"网络"这三种资源进行作文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进行的具体探究。
一、充分利用教材,多层次吸取养分
现有教材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作文类型,以议论文为例,有专门的议论文单元,涵盖了从古至今的优秀议论文作品,有些诸如《劝学》、《陈情表》等堪称议论文的典范。另外,教材阅读本身就是精品阅读,教材中的人物事件都可以成为素材。巧妙利用教材这一资源,不仅帮助学生弄懂议论文框架结构作,教会学生学习名家的论证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变素材”, 容易记忆,一举多得。
像《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蔺相如“完璧归赵”,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次靠勇气和智慧取胜的英雄壮举,可以用作“智勇双全”话题的例证。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却对廉颇多次退让,其实是忍让并非懦弱,并非无能,正展现了一国之相的自信、识大体,可用于“团结合作”“忍让”等话题的创作。
荀子《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善于借助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实现的道理。韩愈《师说》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讲述了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学识的高下与年龄无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敢于超越前人等道理。
《陈情表》的陈情表述,层层深入,有理有据,以情动人,感人至深。李密首先陈述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情,再申明自己“宠命优渥,过蒙拔擢”的忠情,揭示矛盾,解决矛盾,提出“尽孝短,尽忠长,先尽孝,再尽忠”,迎合了 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得到了皇帝的同情和理解。一篇好的文章必然不是空洞的,但也不能是乏味的,应该有自己的条理脉络,叙述说理都应该清晰明了,目标明确。
作为教师,我们要教学生如何把教材读薄,再教给学生如何把教材读厚,从每天所学的课本入手,深入挖掘,从不同层次认识教材。这样,语文教材就成为了语文作文教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库。
二、观察生活, 记录灵感
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皆为艺术的胚芽。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发现,就对写出情感真挚的好文章有很大帮助。我本人有组织学生写生活日记的经验,将日常的思考转化为文字,把灵光一闪的金句组合成段落,的确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是自己有感而发,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写作思想也更深刻。
在写作中, 学生总是不能把握关键信息,叙述描写都“大而化之”,而"大而化之"就会造成言之无物。忽视细节,会降低表现力,甚至丧失说服力。所谓细节, 就是对人物、事物、景物的详实、细致的描写。可以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比如要求学生每天去观察一个身边的人物,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对这个人物进行描写,对人物相关事件进行描述,将个人观点看法带入其中写成日记。重点要求必须展现这一人物的言语或行动特点,进一步通过想象和联想作出补充, 整理成某人"传记"。也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看到或得知的某件事记录下来,一并记录周围人的观点态度,再设身处地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形成严谨的文字。日复一日的训练,可以使语言更加凝练、思想更加有内涵,写作能力不断强化。
三、精选网络资源, 拓宽信息渠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信息资源的渠道越来越丰富, 这为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媒介素养”即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对于正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来说,这种素养尤其重要。
另外,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旺盛,模仿力强,但缺少相关知识和社会经验、阅历,再加上处于青春叛逆期冲动易躁,没有能力正确评判媒介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在专业指导缺位的情况下,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加工和使用效率低下,极有可能出现价值偏差。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指出,社会成员应具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就间接落到了教师的肩上。
教师在作文教学资源的选择中,要考虑到多方因素,权衡利弊和实用效率等。网络是新时代赋予人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精选网络资源则是考验教师功底的重要方式。
总之, 作文教学的资源是相当广博的,除了教材、生活、网络之外, 还包括其他各种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这些资源用于作文实践教学活动, 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开拓眼界、打好基础,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申彦霞.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作文教学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司霞.高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语文课内外, 2018.
[3] 谢泽琛.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