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 者:李随锁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中学,甘肃 天水 741033)

摘   要:随着教育方式的改进,教育者开始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强化学生的思维理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前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初中教学当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学生创新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差,与同学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效率较为低下。在新兴教学模式的改进下,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自主学习性。本文就其具体措施展开讨论。
一、设计教学情境,激励自主探究
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容易对数学课堂感到乏味,学习效率不明显。为了积极的顺应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因此,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采用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学习课程介绍《走进数学世界》时,需要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了解一定的数学人物以及他们的贡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讲解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华罗庚的故事”,“同学们,在认识了数学名人以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他做的哪些贡献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究的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学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大,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心灵体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二、注重个体差异,合理分配教学任务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当中给学生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有效的任务安排,在实际教学情况当中,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且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所掌握,所以必须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这时候就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对“有理数”教学安排时,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本,想到“有理数”的概念,并且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可让学生将课后习题中关于“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解答。比如,“(—7)十3=—4,29十(—9)=20…”等,让学生将解题思路和步骤都写出来,细化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的形式,因材施教,才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小组活动,强化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产生困惑的问题,在教师进行正式的问题解答之前,还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依靠小组成员的力量,共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有效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需要对小组内部学习效果做考核,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组内活动,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掘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时,遇到实际应用解题时,学生就会出现一些解题错误,这时候就需要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讲解,解决在习题。比如,“3a-(2b-a)+b”,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计算时,特别容易忽视“-”代表的意义,或者计算顺序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针对小组学习情况,组织小组比赛也是有效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通过给定学生计算范围,让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计算,组与组之间进行计算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四、开展交流大会,培养自学习惯
在当下互联网技术盛行的情况下,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自主完成预习、讲课、练习等各个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比如交流大会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观点,学习中的困难,或者是解题技巧等,都可以成为交流大会的主题。尤其是基础好的学生,老师可以邀请他们将解题思路分析给学生们进行分享,让学生彼此之间形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观念。同时,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内外活动,遇到错题及时纠正,向老师寻求帮助,确保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是正确有效的。交流课堂每两周可以设置一节,让学生彼此讨论,互相讲题,强化知识掌握程度,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结语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升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以及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来共同完成,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成兵.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2):84.
[2]郝丽英.略谈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68.
[3]栾桂苹.谈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59.
[4]韩小英.如何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J].散文百家(下),2019,(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