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生物这门学科是中学课程中一个重要部分,在生物教学中问题教学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入,不仅帮助学生有效的消化教材上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生物成绩水平。
关键词:生物;问题教学法;活跃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通过灌输式教学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潮流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让学生感到十分的乏味。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恰好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课堂上将教材中的知识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一、问题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初步实用与生物教学中时,首先要注意度和量的把握,一些学生在刚刚接触问题教学法时,可能会一时不适,需要循序渐进。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问题教学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取得最好的效果。另外,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课堂突变情况发生的灵活能力,由于水平不同,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偏离教材、没有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二、生物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一)创造氛围,启发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下引导出问题,然后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但一些学生的基础较差,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甚至有点学生思维比较保守,不敢提出问题,这很容易影响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应用。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民主观,逐渐引导和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问题教学法首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现问题,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问题教学法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首先,教师要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能够感染和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保持饱满的热情,形成一种精神上的感染推动学生投入到思考当中,在教师的带动和足够的氛围下,学生很容易潜移默化引发共鸣。另外,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技巧,语言的表达要饱满热情富有感染力,既有轻重缓急,又有抑扬顿挫,同时还不失幽默风趣,再加上适当的肢体表达,形象有趣的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顺利的完成问题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二)概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中,概念知识是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是影响生物学习的关键。传统的概念教学中,都是单一的概念灌输,只注重概念表面的文字记忆,这样会使学生不能良好的将概念与原理相结合,更不懂得应用到实际当中。而问题教学法当中,教学的阶段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能力,是通过自主的发现和解决逐渐建构主动生成的。例如学习“酶的特性”时,教师在课堂之前先准备好实验材料(两个鸡蛋,一个已经煮熟,一个刚从冰箱拿出3℃),在课上时由同学亲自实验,将鸡蛋打碎分别倒入不同容器,然后教师根据两个鸡蛋的不同形态,蛋白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性等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很自然的就能过渡到教材的概念:酶的特性,即高温下变性,低温未失活,活性在温度适宜时可以恢复。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反思能力
“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够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这是国际著名心理学家贝蒙提出的言论。倡导发展性的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回馈,更能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中,更要关注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全面、有效。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氧气”的实验当中,学生设计的方案有些看似合理,但操作起来无可行性,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除了在实验中对学生的探究找出亮点并及时肯定之外,还要抓住实验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和反馈中能够客观、理性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更好的学习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过对问题教学法在中学生物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应用问题教学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问题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论述和研究,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反思能力提供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姚爱巧. 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74-75.
[2]陈义. 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的应用[J]. 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2):32-33.
[3] 张书生.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黑河教育,2016,(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