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探讨

作 者:李太永 (安徽省宿州市雪枫小学,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小学生刚刚迈入校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重视起来,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并且注重逻辑关系与系统性的学科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教育方向,它不仅能够有效的落实教育目标,同时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因此本文以数学教学为出发点,针对目前教学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1、引言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中小学学科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与此同时学校在教学计划以及教育创新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素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小学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不在仅仅局限于分数与成绩,目前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恰恰符合这一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已经成为目前教学的大势所趋。
2、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要想有效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必须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对各个学科任课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当积极汲取当下全新的教育理念,并基于此制定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不同学科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语文以及历史等课程更侧重于对学生人文底蕴与素养的培养。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中的话,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则是主要围绕着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以及数学能力等方面来展开的,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3.1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常常出现教师在讲授了很多知识,学生却一脸茫然的现象出现,无法达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在教学中逐渐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重点关注学生,让学生不再是课堂的参与者,而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好的提升知识水平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3.2能够改变课堂的结构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堂结构,把握好教学的节奏。老师应当将教学划分为几个环节,将这几个环节串联在一起形成一节课的结构。例如数学教师一贯的教学结构就是讲解教材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做题—讲解重难点—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如此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便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结构,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重新爱上数学。
3.3能够改善注重教学成果的问题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时间紧张,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完全领会教师目前所讲的内容,因此针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只能够死记硬背,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于数学,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很强的发散思维与逻辑能力,考试中不会出现教材中的题目,会用千变万化的题目形式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死记硬背不仅容易遗漏知识点,还会让学生读不懂题目,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教学本身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能够改善注重教学成果的问题,通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
4.1教师素养是奠定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用自身的优秀品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对数学核心素养与核心理念的认识与分析,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目前的数学教学当中去。此外教师还要做到自我提升,通过学校的培训与教研工作不但进行自我反思,对于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从不同的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问题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条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影响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从教师教学中领悟到数学的核心素养。
4.2数学文化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起点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课改理念的正确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始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劳逸结合,及时关注学生的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在学习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性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概念知识背后隐藏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除了讲解如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以外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下数学概念的由来。如中国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在《左传》书中有过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在运用分数来划分诸侯的城池,后来瑞士散文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数》一书中提到了分数这个词,分数开始在数学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关于分数的相关知识的讲解,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3结合实际是增强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回归生活,打破将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重量,像水果、杯子与椅子等物品的重量,并让学生把估算的物品的重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课堂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天平自己去称物品的重量,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结合实际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与分数,学生的素养教育与全面发展同样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学生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于嘉文.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2] 周淑红.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