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作 者:梅茂婷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中学,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师课题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刚刚接触到地里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培养其地图能力非常重要,不仅仅可以有效深化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

1、引言
地理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综合性特征的基础自然学科,对于刚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又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地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就结合本人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发表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2、激发读图兴趣,培养观察地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兴趣是提升行为能动性的主要动力。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地理地图产生了浓厚兴趣才有自主去探索地图的欲望和主动性。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在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地理知识的初一阶段就要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读图、认图、识图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图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接触自己日常生活中各种熟悉的地图来激发学生分析地图、认知地图的兴趣。比如:城市交通地图、旅游景点的导游地图、电视天气预报的卫星地图等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认知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会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和提高地图能力的重要意义。
3、科学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习惯
科学、正确的方法指导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对认知地理地图兴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地图的分析、认知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科学的地图分析步骤,在地理地图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首先要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地图。地图的名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地图重要的核心内容。如果忽视了对地图名称的解读,很容易造成对于一些复杂地图难以理解的局面。比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这幅图表示世界范围内主要气候类型以及类型的分布。其次是必须读懂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其中比例尺是实际距离与地图中距离的比。正确认识地图的比例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思维,从而对地图更加准确地进行认知与理解;通过地图上方向的标识可以通过分析地图判断实际地理位置所处的具体方向和位置。辨别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情况:一是有指向标的情况。地图上的指向标通常是指向北方。二是有经纬网的情况。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读。三是一般情况,既指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情况。可以直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在分析、解读各种地图之前,必须养成先浏览地图中图例和注记的习惯,这样可以快速和准确的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从而更加准确、高效地去分析、认知和理解地图。
4、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析图方法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地图是重要的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通过对地图科学、合理、正确的分析与解读可以从中有效获取很多比较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析地理地图的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地理事物的真实的特征、分布规律、相关联系以及产生原因等。对地理地图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比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比较常见的地图大致可以分为地理分布图、等值线图、示意图、地理图表、地理景观图、地理漫画等。虽然每一种地图的析图方法不同,但是其析图步骤都存在着共性。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有目的地分析地图、观察地图、认知地图的习惯,从而在析图过程中有效掌握析图方法与技巧,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出地理事物的特征与规律,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板块分布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如何找出六大板块的地理位置以及名称,同时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然后在对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和高大山脉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析图认知,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等。
5、勤用板图板画,加强读图、填图、绘图的训练
虽然板图板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地理事物表达方式,但是却在地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运用板图板画可以有效突出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初中生在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上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具备善于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巧妙运用板图板画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江”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长江的水系图运用板图板画的形式绘制在黑板上,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与地理符号标示出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等地理位置以及主要支流、湖泊以及水利枢纽等有效加强学生对长江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对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和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以及十九大创新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初中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与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地图能力,进而在地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慧.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0):68-68.
[2]单连宏.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4-54.
[3]施雪琴.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7(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