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本理念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科能力。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也是要关注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将着眼点放在化学素养的提升方面,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思考,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内化效率,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本文就生本理念研究了初中化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本理念;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教学互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课堂学习的知识,同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践运用,从思维、能力等层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也是如此,尤其是生本理念下,教师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知识内化的效果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的作业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笔者根据初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出以下几点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思考。
一、结合教材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充分理解了化学符号以及化学反应式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进行更好地实践问题解决,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反应的原理。因此在布置化学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巩固练习的题目,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深化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例如在教学酸和碱的相关知识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要设置有关酸碱性质以及常见酸碱中和反应的题目,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深化理解,如酸碱的PH,以及PH的测定原理和含义。通过这些让学生更加深刻掌握酸碱性质产生的化学本质。
当然强化基础训练并不是单纯采用“题海战术”,虽然大量的习题练习对于巩固学生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具体的题目设置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题目安排策略,要将课堂知识进行整合的梳理,不要讲散乱的知识点随意融入到题目当中。应该布置具有指导性的作业设计。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模块和分层次地进行作业题目设计。在作业中标明题目主要考察的知识要点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或者先从基础知识入手,以基础题目强化学生知识的记忆,将综合性的题目放在最后让学生进行联系。这样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也对课堂知识的要点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方便学生自我梳理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作业的实践性
化学这门学科是基于对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践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素养的理念,强化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能够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再只是面对书面上的文字和公式,而是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布置酸碱中和的家庭实验:利用白醋和碱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按照实验的过程做好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并结合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这样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实际进行酸碱中和的操作,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其实验现象,不仅能够让家庭实验起到知识“锚定”的作用,深化学生对于酸碱知识的记忆,同时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作业层次性,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进度下,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是不尽相同的。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同时也体现在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角度方面。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让作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能够满足学优生深化学习和提升的需求,也要照顾到学差生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在实现作业层次性方面,笔者总结了一下几个作业设计方法:一是,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的内容,例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教师上课教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制作出知识的思维导图。这样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结合笔记和课本内容就能够很快梳理知识体系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回忆和总结,能够让他们找到知识的疏漏,及时进行反省和学习,夯实学生基础。二是,设置思考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例如在教学溶液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思考题目:“我们日常生活中或者实验室中进行洗涤,主要运用了哪三种原理,分别用到了那些溶液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思考题目,不仅会引导学生对于溶解、乳化等知识进行深化学习和研究,同时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再有这样的思考题目,也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或是查阅参考书或是上网查询,都会有所收获。
四、创新作业设计,做到质与量的平衡
生本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质量和数量相互平衡的,能够充分结合知识体系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快速完成作业的同时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作业的目标、内容、环节以及评价等各个环节入手,优化和创新作业的设计。首先作业的目标性要非常明确,明确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然后结合目标制定合理的作业内容;还有,教师应该考虑要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候的学习环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完成作业的方法,例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深挖知识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布置的题目不只是接触答案就可以了,应该深化挖掘题目中所涵盖的知识点,以及透露出来的化学思想;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强化监督的时候,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高效。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应该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强化基础知识巩固训练,丰富课后作业的实践性,注重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创新作业内容设计,让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称为自我检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践研究的过程,综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丽娟.以“酸碱盐”为例浅谈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9(02):108-109.
[2]梅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