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作 者:刘凤楠 (重庆市潼南区龙形镇小学,重庆 402672)

摘   要: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可见,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席慕蓉说过一句话是“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告诫我们的也是要学习,学习如何获得知识,学习如何谋得生机。而这种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前言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主动探究呢?笔者以为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想自主探究;其次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探究;再者就是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反馈。接下来笔者就重点围绕这几点展开论述。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让学生想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应尽量从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的事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事例的新鲜、有趣、真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如教学“比的意义”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多媒体示图)。
  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一看就知道谁少了,“少了多少”怎样比较?
  生1: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2: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三分之二,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二分之三。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正确,除了用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表示外,还可以怎样比较数量间的关系?
  生3:2÷3=2/3,表示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3÷2=3/2,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2/3。
  师:可以用除法和分数表示2与3之间的倍数关系,像这样用除法比较得到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比。
  创设此类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使有效课堂真正得以体现。
2、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力的根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应该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应预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合作探究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探究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探究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探究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激励评价,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反馈,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成功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从这种意义上讲,成功是发展之母。
  因此,有效地自主探究需要也需要激励性评价来支撑。对此,笔者建议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要注重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教学中发现,学习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次次都会获成功。对于未获成功者,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在学生解题的错误中往往有正确的成分,我们应尽量发现其错误中的正确成分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结语
一言蔽之,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精神的体现,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前提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当然,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远不止笔者上文提及几点,更多有效策略和方法有赖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挖掘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曲洪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12):61-62.
[2]李 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