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命。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根据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年龄、个性差异的特点,为了更好的达到因材施教,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家庭阅读十分关键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教学重要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阅读教学重要性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张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读文章语感较差,口语表达词不达意,写作文是错字连篇,词汇贫乏想象力不丰富,就连那些思路清晰,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存在视野狭窄,文章空洞,而美情欠缺的问题。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低。由此观之见,语文素养的高低对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来,使阅读教学能够轻松地被学生所理。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由于年龄的差异,小学各学段的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小学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强调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一是要继续抓好朗读,逐渐将其演变为预习要求;二是要学会并加强默读、略读的训练,并能粗知大意。第三学段(5-6年级)要进一步提高朗读、默读技能,并能独立自能地阅读课文。
三、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源头。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阅读的乐趣,要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游戏里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使学生喜欢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读书、读好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
读书方法很多,我总结有几种:‘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我在备课时通常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对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
(三)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教学是使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的一个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因此,阅读教学重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提问,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压迫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
(四)小学生家庭阅读十分关键
孩子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如何能让孩子随时随地地看到书籍、报纸,喜欢上阅读,就成了父母们要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沙发上、书桌上或是床头等地方都放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或画册,让孩子所到之处都有书可读。
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提问,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应用语文实践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佐藤学.《教育方法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