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错成为一种资源——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的能力

让错成为一种资源——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的能力

作 者:韦卫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雷江小学 530114)

摘   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错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度,每人可以保证自己不犯错。在学生学习生涯中,面对学习所犯知错举不胜举。尽管有些错我们无法杜绝,但是却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规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暴露出的“数学错误”,引导学生建立“错题库”,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以学为主”完善“以教为主”的不足,变错为宝,让错成为一种资源,以提高学习者的数学思维、巩固数学知识,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的能力。
关键词:错误;错题集;小学生;数学

前言
从小学到高中,每一学科的教师都在强调错题集,要求学生学会建立错题集。显然这并非无理要求,而是结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错题集的价值的。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不过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也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错,甚至有些错误是反复出现的。针对这一类型的错误,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变成另一种学习资源——将反复出现的错题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后续复习。如此一来,既可以有效避免同类错误一直出错的尴尬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总结反思能力。正是因为此,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数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1、引导学生正确构建错题集,形成优质的资源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可知,学习过程中犯得错误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所以,在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又会犯错误,即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在所难免。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错误资源汇总到一起是避免学生同类题型反复出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有了错题集,教师和学生都不需要花费大把时间去查找学习的漏洞,只需要针对错误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对症下药,自然能够药到病除。对于建立错题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如下方面指导学生:
一是分类整理错题。整理错题不是让学生一股脑地将所有做错的题都摘抄在错题集上,而是要求学生有目标、有逻辑的对所有错题进行归类处理,不同类型的错题放在同一模块中,便于以后复习。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将错题按照错因归类,具体包括:知识混淆型错题、解题方法错题、计算错题类型错题、低级错误比如粗心类型错题、心理因素类型错题,比如审题不清、解题思路有误等等。例如,《倒数的认识》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包括:①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②因为和的乘积是1,所以是倒数。错题原因在于学生对概念知识“混淆”,美育真正理解概念中“互为”的意思。概念中的“互为”  针对这个出错点,我们应到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倒是的概念,以算式为突破口,让学生每个算式让学生用三种说法来表达,从而更牢固的掌握易混淆的概念知识,比如0.24×4。并且能够将这类易错知识点归结为“概念混淆类”,整理到自己的错题卡上,便于后续复习。
二是引导学生建立有效地错题格式。整理错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分析出自己做错题的根本原因,从而逐渐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如果仅仅是单纯地抄一遍错题,那整理错题也就失去了本真价值,教师直接每一次习题或者考试发一份答案就完事,这样的错题整理无疑是本末倒置。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整理错题,教给学生正确地整理错题方法,可以在错题旁边注明出错原因,甚至还可以对错题进行改编,以检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同类型题。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提高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认知能力
  暴露错误能够让学生思维更严谨、更深刻。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学生犯错,也要告诉学生不要害怕犯错,通过分析错误,才能让自己在反思和总结中成长,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同时,错题集也是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的有效途径,针对性错题汇总分析,至少可以让学生做到“少做、精做、做好”,争取做过的题都会做,这也是“减负”的实质。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正确运用错题集的基础之上的,为了避免屡做屡错、屡错屡做的情况发生,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运用错题集,对此笔者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方面是指导学生细究错题原因,完成配套练习。建立错题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真正找到问题的“根”,追本溯源地解决问题,然后对同类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二是延伸错题触角,进行举一反三。建立错题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举错中学会举一反三。这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简单的变式, 成绩较好者要求进行变式改编,数学成绩较弱者哪怕改变数字也行,避免增加学生负担,错题一周纠正一次。
3、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数学错题集,反思并改善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错题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对学生解错题,我们不能斥责、挖苦,要换位思考,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错题集教学,变错为宝,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也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批改学生的错题集,监督学生完成错题集;其次尝试鼓励学生,在学生的错题集上写几句激励性评语;最后要以身作则,除了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之外,自己也要登记好学生每次作业的出错情况,统计某个题的出错人数,分析可能的出错原因,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补充或调整。
结束语
一言蔽之,每一次错误都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奠基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出错这一现象,科学地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掌握规避错误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正确率,并且在错误资源的“正向”利用中养成良好的反思总结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陈宝秀.当代教研论丛.2015(06).
[2]如何在课堂对话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J].江丽华.江西教育.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