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 者:马春芸 (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 731400)

摘   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以后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帮助,它引导学生开发自我的基础脑力的运用,而且创新思维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引言
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进步都是在小学教育中获得的。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的新产物,是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是当下学校最主要的课题之一,因为小学生的身心正在处于发展阶段,有利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更加乐于接受。小学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因此要更好的深化学生创新思维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小学教育学生培养的现状
在当下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普遍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用这种传统驾驭去培养学生,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将来在社会上的普通人,而且这种方式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思维。当下的社会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用成绩定义一切的传统教育了,除了最普遍的成绩定义学生的想法已经是过去式之外,还有在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不能再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传统教方式中,学校一般都会看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核结果,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我的个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的有限。教师只会关注到学生的课堂知识方面,一些都会局限于课堂书本之上,对于学生本人而言,这点会导致学生自身的思维开发逐渐趋于固化,思考能力变得越来越弱,最终趋于大同。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变得不爱学习,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逐渐变弱,更不用说创新思维的开发了。小学生是整个未来国家发展的希望,应试教育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阻力。很多的教师更加不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课程在教师心中就变成了自习课等等,课外实践活动跟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新的教育形式之下,教师自身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之中去,不要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转变固化的角色,在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都是让学生按照自己思路,想法去学习,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跟思维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心和思维敏捷性才能一步一步的提升。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面对某一个话题或者课堂习题时,教师要以积极的话语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声音,通过学生思维的开发让他们体会到课堂上活跃积极的气氛,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一定方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两个方面。要改变学生对于问题看法的固化思想,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懵懂时期,对外界很多东西认知较为浅显,定式思维不牢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点,进行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多角度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这个对于学生的不同学科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养成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良好习惯。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课件准备,教育是由浅到深、有简单到复杂、有表象到内在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习的内容分为一个不同的模块,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角的不同,先谈谈对于角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角,让他们自己先对角有自己的认知,之后教师在PPT上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认知的角跟标准版的角做一个对比,接着让学生轮流发言角的概念,增加对角的认识深度,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理解,总结角的概念,最后,深化学生对角的理解,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作出铺垫效果,二是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师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对自己说出的言语负责,小学生的认知不全面,处于小学年龄阶段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一些教师认为对于学生来说的创新就是考上年级第一,拿奖等等,完全违背了现实创新的要义。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成长,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发展,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在学校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三、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深刻意义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有深刻的意义,为他们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创新思维的启发之后,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他们的自信心也逐渐会增强。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发和自强的品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行动让学生真正懂得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也真的理解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作用。
四、结束语
创新是人们的对于未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崛起灵魂所在,一般而言,在学生学习中,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想法和脑子就灵活一步;对于人们来说,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创新思维对于一个人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它会在将来聚顶一个人工作结果和人生结局。从古到今,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他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不低,他能够把对事物的优化组合、正确评价、科学判断、信息采集这些方面都发挥的很好。创新的本意就是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并得以改变。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运用,从狼烟到互联网的使用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那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更要主动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会用创新思维,教师要主动跟学生互动,明白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让他们自己爱上创新思维这个能力,不断探索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在良好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运营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刘燕. 浅谈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00135-00136.
[2] 郜爱梅. 浅谈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1(8):117-117.
作者简介
马春芸;1968.11;女;甘肃东乡;大专;一级教师;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