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

作 者:权淑琴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泉掌示范小学 043100)

摘   要: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培养的黄金时期,以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氛围构建的必要性、课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课上氛围的营造途径三个方面,浅谈课堂氛围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氛围;语文;教育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小学语文在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生理年龄还是从心理发育来看,小学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型,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找到课堂教学中的平衡点,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力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途径,则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构建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具有超出成人的好奇心,具备较大的可塑空间,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令教师喜忧参半的局面。因为学生自律性的缺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导致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因为学生好奇心旺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高频率地被学生的求知欲打动,在师生良好配合的情景中会取得阶段性的教学成果;因为学生年龄较小,需要价值引导和塑造,如何利用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是一个难题。所以,要想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构建科学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氛围来协调学生特性之间的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小学阶段是教育的第一个正式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课堂氛围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工程,无论是从构建过程还是从构建成功后取得的成效来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课堂氛围构建的意识,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经过刻意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长久的高水平。从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奠基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来看,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十分必要。
最后,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这取决于教学时间和教师身份的限制,教师不能像父母一样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在有限的教育时间中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那么,课堂氛围的营造不失为一个良策,在课堂氛围良好的背景下教学,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效率最大化,不仅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成长有巨大帮助,而且能让教师得到积极反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成果显著。
2、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途径
2.1充分利用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氛围构建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课上,要想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利用好师生关系,最主要的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课上,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动态,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比如,针对一些害羞、自卑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主动分享和这类学生平时交往中的积极回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被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从侧面来讲,这样的分享也是帮助其他同学了解这类学生的途径,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于课堂氛围的构建十分有益。
2.2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网络发展的不断成熟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走进课堂已经屡见不鲜。小学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对于语文教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让语文知识的传授更加形象生动,最主要的是让授课方式多样化,一扫传统教学刻板僵化的缺点。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音频共享,甚至让学生亲自操作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讲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诗时,借助多媒体就可以让课堂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在《渔歌子》中,课本对“白鹭”“鳜鱼”“蓑衣”和“箬笠”进行了注释,如果教师仅是照着书本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精准展现,将古诗、画面、声音进行全方位综合,不但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和进行基本常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2.3设计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迫使其长时间保持静坐,采用传统的听课方式似乎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他们的长处。通过游戏设置重重关卡,保证在课堂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通过游戏设置层层悬念,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其大脑开发。比如,对于年级较低的小学生,可以把猜谜语这种形式和认字认词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设置谜面,把学生应掌握的生字和生词作为谜底,和学生形成互动,让他们进行猜谜比拼。游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比拼这种形式也充分利用了他们好胜的心理,激发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重要的是游戏教学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乐趣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事半功倍,培养了学生对小学语文长久的期待。
2.4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成绩是学习效果的直观体现,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本质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片面讲授,一堂课上留给学生反馈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反馈的途径也十分单调,通俗的途径是提问,运用不当还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因而,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中心,不失为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科学办法。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构建十分必要,这种构建可以从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也可以在课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管齐下,迎合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所有教育人美好教育愿景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娜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课堂学习氛围[J].学周刊,2016,(36).
[2]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3]曹静.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