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通过传统节日,能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并在节日的生活体验中, 树立家庭与社会的亲情意识、传统美德意识、爱国爱民的思想意识, 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递下去。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烙印。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蕴含着我国人民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利用中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识,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日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各放异彩。从古至今,传统节日的纪念、庆祝方式随时代的更替在不断地变化,但总有一些植根在深处的东西时代绵延至今生生不息,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我们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之后,我们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的节日活动中,使幼儿感受到家庭和睦、尊老敬祖的精神,从而产生愉悦、舒服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也发现,要儿童自主、自信、主动发展就必须以这一思想为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让孩子做。如:中秋节,老师示范、讲解做月饼的方法,再提供彩泥让幼儿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月饼,最后展示成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中秋节使之成为孩子内心热爱和期盼的节日,幼儿主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发展。
二、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一)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之中,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
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开展了《粽子飘香庆端午》的主题活动。首先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四个意义: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伍子的忌辰;为纪念东汉孝女曹蛾救父投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然后让孩子们了解纪念的方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等。知识丰富后让孩子们包粽子,比一比谁做的好看,再品尝粽子,在观看端午节民间活动视频、图片时,孩子们又萌发了自己搞“赛龙舟”活动的欲望,我们就进行模仿赛龙舟活动,真正成了活动的主人。主题活动的开展既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和感知,又让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民俗习惯,增强了幼儿作为一个中国小公民的民族自豪感。
(二)有效利用环境创设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将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内容渗透于环境创设中,有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使幼儿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接触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第一个团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家长和孩子们通过赏花灯、猜灯谜等形式庆贺新春的延续。在元宵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家长和孩子开展了“大手小手齐参与,环保花灯庆元宵”的亲子环保花灯制作活动,发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月饼盒、旧光碟、饮料瓶等废旧材料制作了“年年有余”、“福娃闹春”、“点点星光”等各种形态各异的环保花灯并悬挂在幼儿园里。通过制作,既增强了家长和孩子的环保意识,又让家长和孩子在欣赏花灯、感受喜庆、团圆的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了勤俭节约的美德。幼儿园还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如端午节的“粽子香袋”、“龙舟”;中秋节的“月饼盒巧制作”等等具有教育价值或装饰效果的各种亲子环保制作,在每个传统节日里都会相应展示在教室里、橱窗中……家长和孩子置身于这些特殊材料装饰的、具有浓郁传统节日特色的环境中,感受着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
三、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要和节日时间相符
我们进行教育活动需要安排在节日之前一天。通过学习活动,孩子们储备了大量的此节日相关知识,再去过此节日,会对节日的含义有更深刻的体会和印象。
(二)要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及其意义
在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语言、艺术、社会几个领域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与风俗,而不是仅仅让孩子们记住是哪天,吃什么,放几天假的概念。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意义、风俗及节日的内在文化,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精髓。
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每一个传统节日活动中了解一种传统习俗,学会一样民俗手艺,传承一个传统美德,使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正义感得以在传统美德渐渐淡化的今天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与弘扬。
利用孩子对“过节”的兴趣,把传统的习俗适度地融入节日活动中,激发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促使幼儿通过活动学会从多种角度去看待人和社会,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 《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4月.
[3]王兴兴.关于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