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史中,文言文在文字记载中占据了绝对主要的地位。它记载着中国绝大多数时期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前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讲解,更在于文化的传承。文章主要谈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改下提高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策略
一、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言文教学过于注重分数
众所周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分值在20-22分之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分数,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侧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而忽略了文言文更为重要的“文”,姑且把此“文”理解为文化吧。如此一来,“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金科玉律,“满堂灌”成了不二选择,见“言”重“言”而忽视“文”漠视“文”的课堂比比皆是。
2.文言文教学过于程式化
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这样的课堂,教师独霸话语权。教文言文时,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夹生饭”,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唯恐疏漏,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教法僵化,即便是自读课文,教师也是小心翼翼扶着走,使学生逐生厌倦之情。方法的烦琐导致文言文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
3.文言文教学太过于简单
所谓的简单是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课堂地位,忽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淡化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个性阅读,单一地强求学生接受文言常识和基本知识。这样以来教师用“讲”的形式代替学生的“思”,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渐渐地学生上文言文学习时只带着耳朵机械地听,或者机械的在书上做笔记。这样他们课前不会去预习,课后合上课本万事大吉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仅学生没有了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就连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那一点点文言文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了。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学习文言文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则一记到底。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文言之美荡然无存,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其实,我们太低估学生了。文言文知识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只需要老师点拨、引导与督促就行,而不是包办所有。很多字词问题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解决,只要讲过相关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借鉴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
很多老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上目标较单一,只是着眼于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讲解归纳。当然,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是不够的,还得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分析人物形象、篇章结构、艺术构思,让学生学习写作的技巧等等。将字、词、句的教学融入其中。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即便从应考的角度来说,文言板块涉及的信息筛选、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也需要我们搞好这方面的教学。
3.注意双方兴趣的激发
我们经常在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却忽视了我们老师本身的兴趣,兴趣应该说是师生双方面的。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前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很多老师本身就不喜欢文言文。连老师自身都没有兴趣,提高文言教学水平简直就是开玩笑,只有我们老师从心底真正喜欢了,很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对文言文,不喜欢也可以尝试着喜欢,当然要喜欢也不难,比如寻找自己与作者之间的相通点,饱含激情的吟诵文言文,挖掘文章中的文言知识、文章外的小故事等等都是办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表演等等,都可以激发兴趣。我们要尽可能利用富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灌输,而是充满欢声笑语。
4.注意分类归纳和总结
要让知识系统化,必须做好归纳总结。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今异义、通假等文言知识,看起来数量庞大,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善于分类总结,让知识系统化,学生再读到来自课外的文言文时,就不会感觉陌生。比如,文言文中,名词有哪些活用方式,动词有哪些活用方式,形容词又有哪些活用方式,作了归纳总结后,就可以触类旁通,从而获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指导学生走出资料的误区
现在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依赖文言文资料书,他们每人基本上都有一两本文言文详解。这些资料大多与现有教材配套,从字词句式一直到文章内容的分析都相当齐全。这些学生觉得拥有了好的资料,什么都有了,因而上课不愿听,学习文言文就是课下看这些资料。殊不知,学生拥有这些以后,能想到的问题、没想到的问题全都有了结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结果一关上书,什么题都不会做,真正的文言知识没有掌握。我们不能否定资料的辅助作用,但是资料不能取代听课。
结语
总之,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对其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尽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李琼.黄冈师范学院 2017.
[2]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 杨璐.信阳师范学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