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新时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作 者:杨宏军 (甘肃省敦煌市黄渠中学 736200)

摘   要:加强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效的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可以陶冶情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古诗词所表达和反映的情感和美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新路径

前言
古诗词典雅精妙、言微义丰、意境高远,是中国传统文化辉煌成就的体现。因其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特质,使其有着独特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魅力。作为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采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文字进行弘扬传播。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1.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之所以对古诗词不感兴趣,是因为他没有感觉到学习是如何的有趣,没有理解前人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只是听写、背诵,非常的枯燥、乏味,没有一点乐趣。而且大多数还脱离了生活,使学生对古代的人和事没有一点好奇。从中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教学内容丰富,但是教学质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完全没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没有受到古典诗词歌赋的美的熏陶,忽略了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意义,没有从中提高自己的内在的文化素养。
2.只注重理论分析,没有注重审美
对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没有进行良好的改革以及完善,教学模式很单一,主要还是以讲解和分析文章主旨为主,没有凸显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整学期下来对古典诗词的分析和理解都采用比较单一的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一般都是先介绍作者以及本篇诗词的写作背景之后,开始对诗词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几遍,再对古诗词进行翻译以及语法的讲解。没有让学生感受到一首诗一曲词的优美意境和潜在的独有灵气。因为模式的单一化,使学生早已了解课堂上的教学顺序,以至于对教学的内容也失去了兴趣。而对于古典诗词的讲解主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对于古典文化的学习,而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太过于强调语法,强调考试中会出现的重点,以练习代替阅读,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以及默写,来记住教师总结出来的东西,使得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去鉴赏诗词歌赋,在一定的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在古诗词的学习上没有较高的效率。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
1.诵读品味古诗词的音乐美
古代诗歌具有音乐美,它节奏感很强,朗朗上口,韵律协调,特别适合诵读。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刺激感官,进而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
(1)设置不同的诵读形式
在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接近文本,去反复诵读感悟,比如个人自由读、学生示范读,教师示范读、听录音读、两人对读,教师个人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使学生每次读后有新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诗词,体会作者情感和心境的目的。
(2)各环节学生单独朗读有梯度变化
学生一开始读,把握不好节奏。经过教师的示范读,学生齐读的时候气势上明显有了变化。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各个环节的攻破,在每一个环节后都设计了学生的单独朗读,而且每次读的时候老师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品词以入味”环节中,设计学生朗读的要求是:读出作者豪情壮志的“狂”;到“论词以识人”环节,学生朗读的要求更加高:不仅要读出苏轼的狂,还要读出狂背后的心酸、无奈、更要读出苏轼的乐观旷达。随着环节的突破,理解的深入,朗读要求的提高,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也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
2.描摹画面感受意境美
古诗词善于营造意境。意境是指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相交相融的产物,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体现了作者的情思和感受。探究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蕴是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所在。而如此抽象的概括性语言,如何带领学生走进去呢?其实古诗词营造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绘图、描写去表达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三种方式都是学生理解古诗词、走进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好方法。以音乐为例,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特别喜欢音乐,所以在课堂中使用音乐可以带动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音乐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还原当时的情境。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头脑中的画面描画或者描写下来,并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让学生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有些诗词本来就是古代乐曲的歌词。在学习完古诗词之后,教师还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对所学过的诗词进行谱曲、传唱,很多学生会有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谱奏的曲子也很适合诗词本身的情感曲调。课后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喜爱。
3.延伸整合追求深度美
古诗词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短小精炼的抽象字词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有怎样的情感表达?单纯的从字词表面意义上,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查阅更多的背景知识,补充更多的人物资料,让学生理解彼时彼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想法,走进作者,深入作者灵魂深处,去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总之,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不停的探索更多新路径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A]. 李盛锦.《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 2018.
[2]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研究[A]. 王静.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