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热爱,不感兴趣,那么我们是没有毅力将一件事坚持到底的,包括学习这件事,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刚兴趣后,不需要人驱使也会主动学习,所以,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基于此,笔者认为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点燃历史课堂的前提。本文笔者就综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初中历史趣味教学策略。
关键词:兴趣;课堂教学;初中历史
引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都处于“边缘化”角落,大部分时候都是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但是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国家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要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基于此,历史学科重回舞台,重新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学生却尚未从传统学习观中走出来,对学习历史的态度也够积极,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为此,笔者致力于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构建探索,力争研究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1、以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来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
沉闷的历史课堂氛围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一大原因,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都是因为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课堂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表达的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课堂不感兴趣。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就要从改变课堂氛围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有趣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总是带着微笑走进教师,课前几分钟的演讲,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都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课堂氛围,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然,整个课堂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被尊重、被鼓励、被认可,从而踊跃表达,积极探讨。
2、以设置悬念式教学来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
疑问是最容易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问题背后的答案或者悬念背后的结果总是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设置疑问,以悬念式导入知识点,或许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以激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进行了此尝试。在教学“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这一知识时,笔者就引入了四大发明相关内容,以“造纸术”为例,设置疑问:“同学们知道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在哪儿写字?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但是东汉时期蔡伦为何又要改进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既就有了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于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以口诀记忆式教学来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若是死记硬背,就算背下来了,也极容易遗忘。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也为了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老师应当教授学生巧用口诀记忆。例如在教授《南京条约》的赔款内容时,可以编口诀:哥哥赔五(双)鞋,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哥哥”——谐音“割”,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同样,“战国七雄”也可记为: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秦)。如此,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4、以生活化教学来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
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历史的价值,感觉历史就是在重复过去的事情,没有生活实践价值,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最简单的方式就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联系生活也是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比如联系现在台湾岛内有些人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个中国”的谬论,让学生回顾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比如了解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等历史事件;《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历史,以此证明台湾历来都隶属中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又比如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生活中的历史。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课后实践活动的形式预习课文。让学生搜集与“三国”相关的资料,了解“三国人物”中比较突出的小故事,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很多学生都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前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话题讨论。如此在拓展师生眼界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历史文本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反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和信心。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实现提升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目的,促进历史教学价值的体现。当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之后,学生自然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历史课堂自然也能充满活力和激情。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以兴趣点燃历史课堂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周三保.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热点探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
[2]初中历史课学习方法浅谈[J]. 何创明.山西教育 200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