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唱歌和表演等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富有的情感,将学生的教学环境营造成一种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本文主要对小学课堂中的唱歌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审美表达的学科,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情感能力、审美能力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是学生感受音乐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培养,及时转变观念,从心底重视学生的音乐培养,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点燃学习音乐的热情,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变的音乐课堂。
一、掌握技巧
首先要用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对于小学生不能用理论上的词语来理解,而应用些简单的例子,如让学生躺着感受吸气时腹部是慢慢鼓起来,呼气时腹部保持一定时间后再慢慢塌下去,这就是站立时歌唱的呼吸。其次让学生做闻花香练习,体会深呼吸的感受,还结合吹纸条练习,使学生从纸条震动的频率中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其次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法,在尚未接受儿童歌唱发声训练前的学生,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几种截然不同的歌唱发声。有的歌声比较纯净、轻松、优美;有的在歌声中常常会出现接近于叫喊的,捏着嗓子刻意制造高音的,使劲挤压喉头发出刺耳声音的;有的在发声中带着气息声、嘶哑声的等等现象。此时我们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先讲解一些音乐发展史及最起码的乐理常识,使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然后进入练声,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声练习中,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找到并建立正确的吸气位置。我们可以通过跑步跑累时候的吸气感觉、睡觉时钩起两条腿深呼吸时的吸气感觉等来体会吸气的位置。我们教师要反复示范发声中的气息运用,在学习建立正确吸气位置的基础上,将气息灵活运用于练声,再由练声结合灵活气息。为了获得美好的声音,指导老师要让学生集中力量在最常用的音域内进行练习,然后再把这个成果逐步扩展到高音域和低音域,这样一步一步的解决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歌唱发声的兴趣,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水平
二、巧妙设计教法,激发歌唱兴趣
歌唱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歌唱能力,还要教会学生聆听,通过听觉的激发,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听和唱是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听觉,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演唱歌曲。教师应巧妙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实现演唱,使听的审美与唱的审美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苹果丰收》的时候,我先为学生放了一遍《苹果丰收》的伴奏音乐,让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曲子中的氛围。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听到了喜悦的音符,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们纷纷说,在听这首歌的时候,仿佛受到了丰收情境的感染,产生了莫名的喜悦。我向学生介绍:“这首歌,对苹果丰收的情景进行了展示,从歌曲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苹果丰收后,农民伯伯的喜悦的心情。同学们,请你们想象着自己身在苹果丰收的场景里,听老师为你们示范唱这首歌曲。”学生开展了想象,听我唱“一个个苹果惹人爱,惹呀么惹人爱,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学生的思绪仿佛跟着我的演唱来到了丰收现场,一个个大红苹果挂在树上,感受到这种丰收的喜悦。经过歌曲的倾听和老师的范唱,学生对于旋律有了一定的掌握,甚至有的学生能够小声跟着我进行哼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并且能够带着情感演唱歌曲,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歌唱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快乐、带着轻松走入到音乐世界中。
三、掌握旋律
旋律是乐曲的支柱,而乐曲的旋律又都是按一定调式体系中的音乐语汇,通过作曲家的精心编制来创作的。但不一定每一个旋律都可以立即记住并很容易上口。特别是一些外国和现代音乐作品,它们的旋律包含很大的音程跳跃,音域较宽,是作者按照某种情感需要或新的体系中的音乐词汇创作出来的。因此,当我们学习一首歌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旋律的结构、语汇和特征及所体现的形象,才能唱出它应有的风格和效果。由此可见,优秀作品都是在其特有情绪和基本旋律基调上构成的。乐曲的旋律进展是以各种形式和不同式的变化而伸展开的,它的节奏变化使旋律更富于律动性的特色。演唱时,要突出它的旋律线条,唱得既要连贯,又要掌握它生动的节奏美,唱出不同的色彩,而这些都不能脱离旋律这一最本质的东西抒情性。
四、引入情感,提升演唱效果
一般说来,小学歌曲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直观,词句优美形象,容易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共鸣。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 在教学中,应用音像结合,形象化的范唱节奏等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模仿,比如师生共同定出与歌曲情绪和形象相适宜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有表情的反复练唱,让歌曲的力度、速度的表现成为一种自然;最后再采用些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如独唱(或领唱)、重唱、齐唱、轮唱、合唱、对唱等,以巩固、加深歌曲的演唱。
结语
总之,音乐课程是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奠定音乐基础的关键阶段。歌唱教学不仅要从学生需求上出发,也要遵循音乐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使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获得歌唱的知识与能力,并在有感情的表现过程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从而使歌唱教学目标更好达成。
参考文献
[1] 小学中年级音乐课歌唱教学探究[D]. 裴书群.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的应用研究[D]. 王佳明.河南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