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度课题“新教师区域活动策划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XB17-407)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区域活动是由幼儿发起的自主性很强的一种游戏活动,新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却喜欢帮助幼儿规划安排区域、选定材料或指定材料的玩法。本文从反思分析新教师在策划区域活动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通过调整教学常规制度、改变设计思路、提高区域观察能力等措施来有效提高新教师策划区域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区域活动;策划;能力
区域活动是由幼儿发起的自主性很强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自由地选择他喜欢的区域、自由地选择材料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简单地说,在区域活动幼儿想要玩什么、和谁玩、用什么玩、怎么玩都是幼儿自己的意愿。新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喜欢帮助幼儿规划安排区域、选定材料或指定材料的玩法,这些都无法体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由此,我们反思以往新教师在策划区域活动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区域活动以领域来命名和设计
新教师在的区域活动的策划过程中,习惯于以领域或游戏类型的名称来命名。如以领域划分的有语言区、艺术区、科学区、数学区等;以游戏类型划分的有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等。但我们发现,这样的一种区域创设方式,是一种分科的小组学习,是从教师的角度,人为地将区域活动划分了游戏和学习的界限,人为的把幼儿整体的学习分割成一块块,制约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导致了幼儿在美工区就只能也只会做美工的事。
其实在美工区有可能产生材料的探索、分类活动;在科学区有可能产生有建构类的区域。如小班生活坊,有的幼儿在玩穿豆豆、筛豆豆、做豆浆的游戏,有的孩子却在玩用吸管在筛盘上玩对应、拼插——你可以说他是一一对应也是说他是在进行美术创作。可见,幼儿的学习活动具有综合的特性。
2、区域活动具体内容的设置是教师的想法和意愿
我们新教师经常喜欢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选择内容和策划活动,对这些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幼儿是否具备已有经验、是否是孩子的需要等问题不作思考,使幼儿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如为了配合秋天的主题,要求幼儿菊花;捏秋天的水果等等。有的新老师感觉滚画很有趣,就提供了许多珠子和盘子,让幼儿去滚画。这些全然没有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和幼儿现在的关注点。
3、材料提供的设计单一、封闭性强
在进行区域玩具自制比赛中,老师们最喜欢制作的就是数学区的玩具,这些玩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在操作时有一定的规则要遵循。所。这些教师精心自制的材料投放到在区域活动时,常会出现孩子玩一两次就不喜欢玩的尴尬场面。如中班科学区的打电话,孩子玩了一个阶段就不想玩子。这类材料容易把学习变成简单的操作训练和练习,使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兴趣,没有发挥区域活动应有的作用。
4、教师的观察指导比较茫然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老师开始努力想成为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但我们这个观察者常常又像迷路的孩子,一方面担心完全放任幼儿自由活动不能学到什么,另一方面为了不干涉幼儿的游戏,东走走、西看看,不能耐心等待,主观判断幼儿的行为表现,未能真实地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无法及时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实时支持。“我有点急了,我又说错话了”是我们反思时常出现的话。
新教师策划区域活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没有深入学习理解《指南》精神,对指南的精神在理解上存在误差;没有把《指南》精神跟自己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导致正确的理念没有真正内化。
2.习惯性的以上课的思路来设计区域活动,总认为要让幼儿知道一些什么,总想着要告诉幼儿些什么,以知识技能的获得为主,“应试教育”一直深深地潜伏在我们的心中,使我们忽视了幼儿学习特点,没想过幼儿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静下心来认真的关注过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经过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通过以下几个做法能有效地帮助新教师提升观察、了解幼儿游戏及设计调整区域活动方案的能力。
一、调整教学常规制度
在区域活动的时间的安排上,我们采取“制度化与灵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将上午两个集中活动变为一个集中教学活动和一个区域活动,保证了幼儿足够的区域活动时间。在这学期我们给老师更多的灵活度,她们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安排是先组织区域活动还是先组织集中活动;甚至观察到幼儿玩区域活动玩得很投入时,都可以取消原来的集中活动教学。另外,有许多班级将幼儿早上的餐点与区域活动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孩子吃完点就可以直接进入区域活动;也有的中大班级开始设立点心区,有的孩子可以先吃再玩,也可玩区域后再到点心区吃点心。灵活的教学常规制度使教师放开思想的包袱,真正的静下心来观察孩子的游戏。
二、改变策划思路
1.不以领域来命名
班级的老师没有象以往那样按领域来划分区域,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划分。如图书区可能是娃娃家的书房、美工区成了娃娃家的厨房同一个区不同的孩子过来,可能是不同的玩法。(今天来玩的孩子想当厨房,明天来的孩子不同意,想当点心店,做起买卖生意)。(同一个地方,前天一波人来玩把它当结构区,玩起了建房子的游戏;今天另一波人来玩,把它当娃娃家,玩起了角色游戏;后天另一波人来可能会玩表演游戏,)我们都允许并鼓励幼儿大胆按自己的意愿游戏。
2.不再限制幼儿玩的人数
以往我们往往会规定每个区只能几个人进去玩。当发生某个区幼儿人数过多时,我们教师往往会随便地把那些比较“好说话”的孩子找出来,让他们到其他人员较少的区去活动。现在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限制幼儿玩的人数,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小六班的角色游戏(公共汽车)人满为患了,我们并不限制他们,而是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问题“人太多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讨论并制订出每辆车只能坐3个乘客的游戏规则。我们相信那些得到老师的鼓励可以一起玩的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和那些被老师赶到其他区角的幼儿获得的发展一定是截然不同的,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将会让幼儿受益终生。
3.允许幼儿跨区选择材料、跨区游戏
以往我们往往要求幼儿必须在规定的区域里完成任务才能离开,现在我们在与幼儿讨论并形成明确的游戏规则后,让幼儿可以跨区跨区选择材料、跨区游戏。如娃娃区的孩子,他们可以到美工区去做窗帘,做好之后拿到娃娃家来装饰;娃娃家的娃娃可以抱着娃娃到书房看书,讲故事给娃娃听。允许幼儿跨区使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境化,让孩子的游戏更加投入。
4.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
以往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主要是高结构的材料,材料的投放方式已经暗示了操作的规范,让幼儿按老师规定的方法去“玩”,幼儿游戏无法持久。现在我们鼓励新教师在观察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多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老师只是材料的投放者,而不是材料使用的设计者,只对材料的玩法进行预设,不向幼儿规定具体的玩法,让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如何玩。幼儿使用的替代物除了可以从百宝箱里面拿。活动室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如孩子们会用积木来建房子,也会用积木来当肥皂,给娃娃洗衣服。通过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来诱导幼儿游戏,让幼儿来控制材料,孩子游戏的兴致就更高了。(可乐瓶小朋友可以用来公共结构活动搭围墙,也可以玩超市买饮料等等。
5.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
区域活动一直是主题活动最好的学习方式,如何更好地区域活动中很推进主题的进程是我们这一年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有趣的洞洞》这一主题活动的系列活动。活动围绕找洞洞——幼儿园的洞、家里的洞、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在区域活动中,有的幼儿模仿绘本中的人体消化结构图把消化过程用玩具摆了出来;有的幼儿在科学区用磁铁摆了个人的造型,并在其身体里摆出了内脏。老师又顺应幼儿给他们自由表达、创造的空间,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人体隧道”的认识。之后,孩子们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自发玩了很多的玩洞的游戏。在整个主题中,老师把孩子生活和想象中的洞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区域,并在区域中提供了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材料,让孩子不断地在区域中学习发展推进主题,生成了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三、提高区域观察能力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创设幼儿感兴趣的区域,并提供能让他们自由玩耍的材料。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上,为了提升教师的观察、分析幼儿游戏和调整设计活动的能力,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种活动:
1.撰写观察记录:我们引导教师观察时尽可能多坐下来,而不是在活动室里面走来走去。班上的两名教师会进行一个分工,带班老师主要负责全体幼儿的观察与指导,配班老师则在环视活动后,选择需要观察的幼儿或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和表现,如提供给儿童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是否得到发展、儿童的经验是否得到提升、是否使用了新的游戏材料、如何使用它们、不使用它们的原因等。
2.分析整理观察记录表
我们有时会在研讨活动后,请一名老师将自己观摩记录表整理成详细的文本文档。在下次研讨活动中介绍自己的观摩记录,大家共同分析。该教师再结合老师们的分析,修改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这样的精品记录的我们只要求每个老师做一至两个就可以了,平时老师主要只做简要的观察记录。除了这种形式外,我们还会以填写优秀案例分析表的形式来提高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能力。我们的教师在参与预设活动方案——现场观摩——分析研讨——调整方案……这样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幼儿游戏的能力以及调整设计区域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今后我们的研究思路:
1.进一步提升教师洞察幼儿游戏的能力
在近期的观察活动中,我们发现新教师总是习惯于看到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在游戏中丰富,动手操作是否熟练,交互是否频繁,等等都是一些容易观察到的明显表现。比较少尝试多角度、全方位地收集相关信息,较少关注孩子通过游戏是否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这跟我们新教师对《指南》的学习还不够是息息相关的,为此在今后的课题研讨过程中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指南》的精神,用《指南》来指引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2.提高教师回应支持幼儿学习的能力
教师适时适宜的指导是幼儿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有的老师由原先的高控变成了无控,甚至有时是失控。针对区域活动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我们教师如何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多放手,少包办并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为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等问题我们还将进一步探讨。
3.拓宽教师设计区域活动的思路
区域活动虽然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但我们教师设计区域活动过程中还可拓宽思路,通过帮助幼儿建立目标意识,学习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比如事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玩什么,要准备哪些游戏材料,要做哪些准备,鼓励幼儿之间合作筹备游戏材料。另外教师也可帮助幼儿实现自我管理。如在活动结束的讲评活动中组织幼儿回顾自己的学习活动,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发现什么问题?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再追随幼儿的兴趣、想法和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孩子提供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通过积极反馈来帮助幼儿建立起敢想、敢说、敢做的自信,从而使幼儿对主动学习充满期待。
总之,区域活动的组织对我们幼儿园老师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我们今后将继续通过课题研究,在专家的帮助领引下努力提高新教师的策划区域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圆. 准确理解区域活动中的教师作用期刊[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版,2014.
[2]汪劲秋.当儿童游戏时——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J].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4.
[3]张小英.均衡配置高低结构材举——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区角材料的投放[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