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对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还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自主性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更新了我们日常的教学理念。现在教师教学主要倡导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下创新学习方式,教师应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自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的养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夯实基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古往今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一直激励我们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新课标的颁布对学生的图书阅读总量以及不同年级的阅读分量做出了明确指示,以此方式保证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一、阅读和悦读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花,只有读过很多书,才能酿出蜜来。语文这门课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把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打好,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如何将课内外阅读有序的结合,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首要前提是抓好课内阅读,与此同时加以课外阅读作为保证便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阅读没有拓展到课外的范围内,就无法完成课程规定的阅读数量,阅读质量也就更不用说了。
加强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深化学生阅读范围的宽度和广度。学生只有在对阅读充满兴趣时,才能够亲身体会悦读的感受,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阅读与悦读之间的关系,渐渐培养学生从最初的阅读慢慢转变为最终的悦读,大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自主”二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求知,自主探究,自主理解,独立思考,自主寻找阅读合作伙伴。学生在阅读中所取得的收获大小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直接相关。一些不喜欢阅读的同学,即使也在读书,但是效果却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高。所以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自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悦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或喜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好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只有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阅读现状。相当多的学生习惯于被动阅读,自主阅读的能力严重不足。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对阅读质量和数量严格把关,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鉴赏、审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 巧设阅读提问,激发学生的“悦读”好奇心
好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源泉。在指导学生阅读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强烈的好奇感。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时体现的重难点来设置问题,这样才显得更有价值。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前,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阅读设置问题:“你们知道这圆明园令人陶醉的美景是如何来的吗?你们想知道这些美景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此篇文章,这在学生学习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再例如,在讲解《小儿垂钓》前,教师给学生提问:“路人借问遥招手”中到底是小孩在招手还是路人在招手,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每次阅读的提问,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课内外阅读结合展开,激发学生“悦读”的层次化和多样性
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不足够,还需拓展到课外,将课内课外有序的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强化学生的阅读经历。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草船借箭》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印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组织一个以“走进三国”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初期,先要求学生在课下搜寻、阅读三国时期的故事,以自由结组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优势,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描绘三国,有的小组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或者精彩片段,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趣味,在视听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在此案例中,实现课内外阅读学习的有序结合,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从此真正爱上阅读。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即阅读要“悦读”,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让学生轻松、自在地开展自主阅读,并将阅读的好习惯坚持一辈子。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抓学生的基础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愉快的阅读氛围,提供生动、活泼的阅读课堂环境,启发学生去主动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语文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小新.阅读与阅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4,2(6):116.
[2] 刘波,胡尊坤.阅读·悦读—略论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指导,2017,7(45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