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练字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汉字的精髓,规范自己的写字行为,让写出的字工整、漂亮、干净,不仅能够给教师留下好的印象,对学生而言也是对学习态度、心态的具体反映,更是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律以及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此,文章就此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随堂练字;指导方法
一、引言
写好字就是从细节上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认真程度,同时一手好字还可以间接的反映出书写者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和心态以及文化修养,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语文基础,而且更能让阅读者产生好感,从而从心理认同书写者,关注书写者,进而提升书面分,提高整体的学习成绩。另外,新课改中就写字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师都要在语文课堂中安排出10分钟的时间来开展随堂练字。这样就为练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使得学生的练字意识逐渐增强。因此随堂练字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书写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导入课题时,指导示范
新部编语文教材中都是在每篇课文后面紧跟着当堂课文题目、段落中所出现的生字和词语,还有这个字的笔画顺序、拼音等,旨在让学生知道这个字、词怎么读、怎样写。那么这时教师就需要在引入课题时,适时的指导写字,从而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字的内涵。
比如我们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其中有“忘、想、念”这几个生字,以“忘”为例,教师在书写板书时会一边写一边用语言解释: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且形体方正,在田字格中各占上下两部分。当教师示范完这个字的书写笔画和顺序时,就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该如何去记住和书写这个字。学生都会积极的举手发言:心字旁上面加上一个“亡”字,说明“心”死亡了,也就成了“忘”。然后教师再问:除了“忘”字,课文中还有哪些字是这样的?学生会返回到课文中,仔细观察:还有“想”“念”。这样教师通过这样“识-写”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去书写生字,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对生字的印象,随堂练笔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交流预习时,指导写字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基本都是自己先读几遍课本,划分段落,找出其中的生字,并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拼音熟悉它的读音,自己再按照课文后面的生字书写方法去模仿,有些简单的学生自己通过这几个步骤就会学会,难度适中的字稍加指导,难度一般的字可以适当放手,而对于读音、笔画十分复杂的就需要重点标记出来,加以重点指导,同时还可以找出“会写”字中同一结构、类别的字,寻找规律,发现特点。练字过程中,抓住字的不同特点,确定训练重点,有所侧重,又不面面俱到,力求一课一得,逐步提高写字质量。
像“裹”这个字,它是上中下结构的,对于初写者往往在写的时候字体过大,很容易就会写到田字格的外面了,那么在预习时就可以采用“标准字”与“自己写的字”进行对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个字的结构,看到它是如何组合成的,从而将这个字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衣”上下部分中的“果”字要小一点、扁一点,最下面的“衣”要写得稍微宽一些,这样才能把整个字托住。
四、理解课文中,识写结合
每个生字都有着自己的意义,它们组合成词、组合成句才会准确的表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和情感。因此字、词是咀嚼品析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在理解文章时要从多角度去看、去分析这个生字和词语,从而正确的指导学生去书写。
《黄山奇石》一文着重介绍了黄山石到底有哪些“奇”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画、文字、音乐等向学生展示黄山的美景,其中那些怪石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因素。由此来引入课文,点出课题“奇石”。教师用规范的板书在黑板上写出课文题目,带领学生去读,一定要加重“奇”的读音。然后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找出生字,按照标示的拼音去读。在学生读过课文后教师再通过出示生字来详细的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书写。教师可以这样去做:借助拼音,让学生以按顺序的形式来读,第一个学生读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要认真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最后看看谁读的好,做出评价;第二阶段就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并通过课件展示生字的写法。比如“部”。教师用板书在黑板上书写这个字,与此同时,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模仿教师写字的行为:“立”字变小收一收,“阝”字要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这样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在写字姿势、顺序、需要注意的事项中逐渐规范自己。
五、梳理规律时,有效指导
写字如同讲课文一样。教师在讲解完毕后会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集中的指导,以便让学生理理思路,回顾回顾知识点,每个学生也都能得到机会去展示自己的优点、发现缺点,查缺补漏,得到更好的练习。
比如在《雷雨》中,教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会对本堂内容做出总结: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蕴含的情感,对于其中的生字同学们会写了么?能写的标准和规范么?然后教师将制作好的课件展示出来:蜘、蛛、蝉、虹。同学们可以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些字的看法,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有的学生会说:写字的时候要各个部分紧凑一些。有的说: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可以稍窄一点,右边的要宽一些。学生都会通过教师的教导和自己仔细的观察来发现每个字的特点:首先看到字的宽窄,再看到字的高矮,最后看到字的笔画。这是每个字在书写时都需要遵循的“三看”原则。最后环节,教师让学生各自都写出这些字,然后对比标准字,找出自己的不足,予以改正。
六、结语
练字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环节,但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起文化素养,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手脑协调发展、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随堂练字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树立练字意识,掌握写字技巧,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小艳《怎样上好语文课中的10分钟随堂练字》.
[2]张德银《“10分钟随堂练字”的问题思考与对策》.
[3]许德军《10分钟随堂练字指导方法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