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评价

浅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评价

作 者:刘春凤 (天津市瑞景中学 300202)

摘   要:核心素养作为一种通用能力,是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自主获得的,核心素养培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因其学科特点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生物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重大人身决策制定时保持恰当正确的态度。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评价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组成
1.生命观念
生命作为高中生物核心议题,其阐述角度多种多样,例如蛋白结构及功能、细胞结构及功能、核酸分子结构及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等。学生通过图像绘制、数据分析能够对上述概念进行梳理研究,从而明确高中生物蕴含的生命观念这一深意。
2.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涉及概念较多、生物信息繁杂,常常需要借助曲线图明确各影响因素波动比重,利用类比推理明确实际生活与抽象逻辑的区别联系,同时还需要表格进行辅助教学,科学思维由此体现。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可谓高中生物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中生物知识学习,学生能够发现生命规律与现实矛盾的牵绊联系,并能对于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假说、做出科学解释。
4.社会责任
世界万物都有其独特之处,并肩负着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生物在长期演变、进化过程中其潜在价值得以发挥作用。人类需要扛起自身社会责任,遵照生命、敬畏生命,重视生态平衡,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阻碍
1.教学内容受困于知识本身
目前很多学校的生物教师仍采取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生硬、枯燥的知识传输模式会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利于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同时还会制约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高中生物涉及知识面很多,知识点繁琐,生物教师会把过多精力集中在知识传授方面,因此忽视了核心素养教学研究,无法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从而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生物知识。
2.高中生物课程过于形式化
面对新课改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高中生物教学不再局限于形式主义,应该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探索求真,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创新。但是有些生物教师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并未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采取适宜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日常学习热情,造成生物学习效益下降,生物学习杂乱无章。
三、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1.知识重铸趣味化
高中生物涉及知识面较多、维度较深,理论概念枯燥,通过知识重铸提高生物学习趣味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记忆。教师可以将生物知识编排成对仗工整的语句,例如在讲解姐妹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时,利用“单体不单,着丝点一分为二;同源不同,染色体配对成双”的语句,将二者的区别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对于容易混淆的生物常识也可以利用语句联想法进行理解记忆,以细胞膜内外电荷分布情况为例,当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其电荷分布呈现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就可以利用“内含丰负、外显正气”的短语加深记忆。
2.活动设计合作化
高中生物教学除了需要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外,还要通过活动设计培育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这就要求高中教师作为中立引导者,帮助学生探究、分析、解决争议问题,为了提高活动设计合作效果,需要营造位置平等、谦逊谨慎、有据可依、愉悦和谐的素养培育氛围。常用合作活动模式有:以小组为单位的“你问我答”形式,可以将基因、转录、翻译、表达等片段概念进行表述记忆;“你画我写”的两人协作模式,一名学生将生物流程图、进化演变图绘制出来,另一名学生对绘制图形进行注释讲解。这种学习合作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
3.抽象概念游戏化
枯燥乏味可谓理科知识学习的一大特点,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是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若想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生物教师可以将抽象概念游戏化,例如让学生分成A、B、C、D四个小组,其中A、B两组学生,C、D两组学生的身高、体重相似,在每个小组内由两个体格相似的女生作为姐妹染色单体。通过身高、体重的差异讲解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的区别。这种游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要求,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育学生获取新知、乐于探究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4.未知探究方案化
无数个形态相似、功能各异的细胞组成变幻莫测的微生物、动植物,数以万计的遗传信息可谓生物多态性的基础所在,未知探究作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重点,需要更具合理性、方案化。高中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培育塑造,逐渐形成了一定基础的知识框架,这些理念知识长时间沉积在脑海深处并未获得充分利用。生物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合理探究方案,以便激发学生大脑运转,通过思维碰撞将细微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进而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未知探究方案具体流程如下:及时、准确记录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及问题咨询获取相关信息,最后将数据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5.交流互动合理化
高中生物课堂若想达到高效交流与互动,学生必须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单纯作为生物知识讲解者,而是应该发挥合理引导功能,将生活实际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为学生提供与自然现象密切交流的机会。以“植物激素调节”课程为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身观察植物的生产过程,通过课外实践探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激素及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何种反应,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这种合理化的交流互动,能够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到生物科学魅力,真正的做的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四、结语
核心素养培育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生物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改进生物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缺陷,设计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反思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方式,为生物教学质量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畅俊.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5): 103.
[2] 马春莲.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现代化,2017(24): 32-33.
[3] 蒋桂英.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训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 中学生物学,2015(10): 16.
作者简介
姓名:刘春凤,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02.籍贯:天津,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工作单位:天津市瑞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