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作 者:黄丽君 (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中心小学,江西 宜春 330800)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理清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开发有效的措施去培养,是提升数学教育前瞻性的必要举措。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做好数学创新教育,才能把控好数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培养;情境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的今天,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教学原则。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教育改革意义。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重要内容。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诉求也越来越丰富。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关注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也要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数学教育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提高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育部门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学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是教育部门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整体要求。
有效的数学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和定律的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数学尺规作图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和数学学习方法,感悟数学知识中和数学现象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积累起必要的数学学习经验,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向学生提出基础性的要求,建立前瞻性的教学目标,才能展示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是在其获取数学基本知识与掌握数学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展示着数学的本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开发知识中的核心素养内涵,同时,提升个人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
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充实教学内容,培养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提高。课本,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积极开拓课外资源,将课内外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一直被教师视作权威。将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导致了小学生数学知识面不广,思维发展不充分的后果。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内容的完善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完善。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出学科特性,还要体现出生活性,体现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个人品质的联系。像在讲解有关于分数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平均分概念教学,向学生灌输公平理念,分享品质,有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多。除了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经据典,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了解与分享相关的典故,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视野的开拓和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数学课本的学习中去。以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于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讲,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明确核心素养的细则。因为,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妥善解决多种问题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机会。利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便是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实践的机会。将问题情境打造的真实、形象、生动,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个人核心素养水平。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以将数学问题和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在一起。老师要有意观察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场景转移到数学课堂中。作为数学问题研究的背景,只有问题具有真实性,才能让学生的个人经历得到调动,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像“10千克油菜籽共炸出菜籽油3.2千克,照这样计算,一袋油菜籽重50千克,可以榨出菜籽油多少千克?要榨出菜籽油1.6吨,需要油菜籽多少吨?”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油,是各个家庭厨房中的必备之物。学生读到这样的题目,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油菜籽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一个小环节,在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会更加顺畅,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能提高。
3.丰富学习方式,培养核心素养
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加大创新,给学生提供更广大的平台。教师讲授,学生听,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自主合作等学习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在有需要、有必要的情况下,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或合作学习活动。
像在讲解有关于统计的知识时,其中有一项实践活动为合理存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存款的条件和不同的存款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最佳的理财手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交流,需要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是培养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通过多方面的创新改革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接受学科教育,接受能力训练,才能让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个性化的学科学习目标,在长期的影响下提高个人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自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培养[J].考试周刊,2019,(9):81.
[2] 罗道伦.小学数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9,(1):90.
[3]傅崇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10):69-70.
[4] 王广宏.浅谈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散文百家(下),2018,(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