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作 者:刘晓云 (高安市灰埠二中,江西 宜春 330804)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初三语文教学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初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1、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这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三作为学生义务教育的收官阶段,不仅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吸收、贮存、巩固和应用语文知识的最佳时机。
2、初三语文教学概述
语文教育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它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语文教学缺乏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作为三大主要科目,语文在中考中所占分数比重较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应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语文教学的关注。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将侧重点放在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教学手段的改进的出发点也是围绕提升学生成绩来进行的,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虽然教师没少花费心血,但是教学效果却不显著。下面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3、初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三学生面临着升学问题,分数以及考试在教学中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其一,初三语文教学依旧将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由于初三教学任务较为繁忙,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居于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做大量的讲述,尽可能的延长学生学习的时间。在习题训练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无疑会给学生打来压迫感,让面临中考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学习逐渐变得机械化。其二,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信息与情感上的交流很少,缺乏实质性的互动,导致课堂教学趋于模式化。其三,对于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大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考得内容越多,考得越频繁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初三的学生常常忙完大考又急于应付小考,缺乏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的时间,失去了语文教学意义。第四,从语文的学科属性以及人文特性来看,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这些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不应当局限于教材内容更应该关注课堂下、课本外的知识拓展与积累,为阅读与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逐渐变得很其他理科学科一样重复、机械,失去了语文学科独有的人文魅力。
4、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方法
4.1秉持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源自于其自身所秉持的教学理念。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贴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使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做出想相应的改变。首先,教育教学标准应当逐渐向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转变,不能让机械式的灌输教育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逐步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无论是在课下与课堂都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与潜力,不能因为成绩而否定学生整体,要以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来全面评价学生,兼顾学习的结果与过程,确保评价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4.2改变教学方式
4.2.1降低训练的难度与剂量
初三语文教师任务较多,面临即将中考的学生教师内心也是忐忑不安希望学生都能考个好分数升入理想的高中。因此,为了提升学生成绩,许多教师加大了学生的日常训练量,搜罗各种重点题型让学生练习。这种方式虽然加大了学生的训练量,但是学生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很难真正理解和吸收这些难度过大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与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消除学生精神上的紧张感与慌乱感,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
4.2.2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
大部分初三的教师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而不断赶进度,导致初三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意义。实际上,在这个紧张的学习阶段,教师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借助好奇心理对问题“追根究底”,在探究与创新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心态的放松。例如在学习《承天寺夜游》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每五人一个小组,精心设计问题如“想想以前我们都学过苏轼的哪些作品,结合苏轼的一些经历,试着通过自己的分析,谈谈你对苏轼这个人以及这首诗的看法”,给学生留出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共同查找资料、合作探究,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4.2.3注重课外拓展
教师应当适当减少对语文教材与课堂的过分关注,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语文短、中、长期目标,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订阅《语文报》、《读者》等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其次,让学生抄写和背诵名言警句与古诗词,不仅可以当作练字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积累写作素材。最后,训练作文,教师要定期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并且做全面的批改和反馈,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爱上阅读与写作,进而形成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点评的良好习惯,为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科打下基础。
5、结语
总之,初三语文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只有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重新燃起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忠.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6,(30):50-51.
[2]魏小妹.初三语文有效教学方法解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04):27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