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落实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

如何落实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

作 者:邓 勇 (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乐昌 512200)

摘   要: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能凸现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通过处处留心,事事细心、最终实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细化;班级法典;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又何尝不是这样?每当接过一个班,我首先组织同学们共同学习学校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本班实际,制订详尽的班规,从课上到课下,从学习到卫生、纪律等各方面,都明确告诉同学们那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让班级管理有法可依。
人不能没有灵魂,班级管理不能不搞好思想、品格、政治觉悟、心理素质上培育和升华。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有责任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班主任必须作出相当的努力,我认为“细”是班级管理之魂。
一、了解学生情况要细
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当然,充分了解学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有的甚至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仔细揣摩,才能总结出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
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打基础。对学生的关系到隐私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教师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如学生身体的残疾,父母的离异,以及一些作为学生难于启齿的东西,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是良好班级的保证
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职生公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常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典》,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可操作性强,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细化班级制度,制定《班级法典》,实施班级量化管理
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读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级法典》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班量化管理细则》、《值日班长的职责》、《学习组长职责》、《值勤组长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记录,每周一次汇总,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管理要求到位,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个人谈话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进行整改。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对应学校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如团支部开会、检查纪律等;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同时负责填写班级日志,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学生会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登报批评,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的育人原则而进行的如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班级精细化管理要本着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责任人的工作思路,设立各级组织,层层负责,而班主任应从中起到一个传达、引导、帮助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做每一件事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能凸现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通过处处留心,事事细心、最终实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我怎样当老师》【教师精华版】叶圣陶(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做“有问题”的班主任》赵坡(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3]《谁给我一个抓手,我可以管好一个班级》贾建设(主编)大象出版社.
[4]《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卫建国(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师成长力修炼》刘波(著)宁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