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已经逐渐侧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意义,要深入研究如何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策略分析
一般来讲,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常常分为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四个方面,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所涉及到语言的鉴别、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魅力所在。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利用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们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也成为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美是人类精神需求的永恒话题,学生在美的体验过程当中会不断的提高自身鉴赏美的能力,会自主的进行语言的沟通,得到心灵的洗涤,从而陶冶和净化内心的灵魂,这也正是学生在未来的个性发展乃至终身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具备的性格品质和重要能力。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意义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重要阵地,在一定程度上讲,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探寻美、鉴赏美、感染美以及熏陶美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以及创造水平核心素养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方面,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推动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审美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在需求,缺少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就无法全面的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还是实现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环节。作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会将自身的审美意识对象化到文学作品当中,学生只有自己成为读者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形成还有助于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格品质。
二、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策略
(一)侧重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主要是带领学生通过分析语言作品而进一步深刻的体会到语言当中蕴藏的内涵美、思想美以及形象美。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由于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刻画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来反映具体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语言作品当中有关人物和事物的形象美,进而让学生感知美。
情感是细腻而微妙的,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抓住关键的词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细腻的品读、反复的分析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这首诗词时,当学生看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诗词,学生就可以通过感知杨柳的意味、早寒的风以及残缺的月来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的伤痛与留恋。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腻的去感知文本,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而增强学生感觉的敏锐度,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把握的更加准确,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二)强调挖掘高中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个体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的一切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想象。创造文学作品需要作者的想象,欣赏文学作品也需要读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够更加贴切地去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感情,通过参考自身的经验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审美经验和能力水平与文章中的审美因素,在设置问题、分析课文内容和解答题目的过程当中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而充分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侧重挖掘能够体现中心主题的内容,重点突出和表现人物和情景,通过提炼作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来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走入曹文轩的“第二世界”,也就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空白世界。例如,当教师讲解到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可以利用“绿”字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多人都会说这个“绿”字用的很好,那是由于这个字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这个字就可以仿佛的看到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顿时让学生生出向往之情。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带领学生阅读文本,鼓励学生敢于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进入自由的想象世界当中。
(三)注重激发高中生的审美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进行语文审美的重要基础,因为情感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审美情感既是一种精神的愉悦,还是人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情感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美感情,然后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体验的审美情感去接近作者的审美理想,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陶冶性情。
比如,诗经《氓》当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无比复杂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可能会觉得主人公在表达怨愤之情,当学生再次品读就会体会到主人公的悲凉无奈之感,同时还掺杂着恋爱的甜蜜与愁苦,但除此之外,还有主人公当断则断的刚强性格。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的品味、慢慢的体会作品中作者表达的复杂思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总之,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结合教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联系课文教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宝初. 高考语文复习中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 核心素养的策略[J]. 学生发展与指导,2017,(03):23-25.
[2] 张帆.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J]. 陕西理工大学学院学报,2018,(21):356-347.
[3] 赖碧清.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探究[J]. 读与写杂志,2018,(7):01-02.
[4] 赵永攀, 杨建.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寓言教学策略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17,(17):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