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试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试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作 者:朱土生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实验小学 516300)

摘   要:在现代社会,德行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诚信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和道德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但是从目前来看,如果单纯的在学校期间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很难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为此必须要积极联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促进三位一体的德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德行品质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我国大多数的小学都积极开展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德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只以学校作为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这样也会导致德育教育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培训模式进行构建,总结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德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开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学校还存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所以很难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对学困生缺乏必要的关怀与帮助,导致大多数的学困生,自身缺乏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开展学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对家长的道德观念没有重视,这样也会导致很多的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造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排解,引起家庭教育的矛盾。
在社会上,由于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的儿童由于缺乏正确事物的鉴别能力,这样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从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问题都很有可能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无法推动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学校教育
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肩负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于住校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庭教育的时间,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懂得相互谦让、尊重、团结、友爱、加强校园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根据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要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打击和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学生内部存在的矛盾,并且要注重学生的反馈,避免出现恶性暴力事件,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经验交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保证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对学生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途径不断增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为此社会各界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避免学生的思想品质受到干扰。
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关心与呵护,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帮助,避免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通过积极的活动与宣传,让更多的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意识。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关键,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对儿童产生影响。由于很多父母缺乏责任感,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亲子关系淡漠。在原生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很容易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干扰,为此必须要注重对家庭教育。
三、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传统的经典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讲解《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文学经典作品时,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具有深刻哲理的句子,让学生能够牢记于心,这样就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例如《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能够鼓励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习惯,还要做到诚实守信,万事谨慎。“老易至,惜此时”则可以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把握当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通过这些道理,能够帮助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也能够积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提炼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了解并不深刻,对许多深奥的道理,并不能够全面的理解,为此教师必须要积极的将德育教育引入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德育教育,也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慰问敬老院,通过与敬老院的老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可以从小帮助学生养成孝顺的意识,明确父母的良苦用心,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去亲近自然,通过多与大自然接触,明确自然之道,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三)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德育教育品质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做一些课本剧的表演,通过将课文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尽兴的表演,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改编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例如,将《寒号鸟》改编成课本剧,帮助学生意识到不能够只贪图享受,否则很容易荒废大量的时间,最终一事无成,只有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奋斗,才可以有所收获。这样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有效,而且活泼新颖、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路,朱文谨.实习课程中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11-12.
[2]李冬梅.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4):17-18.
[3]王慧娟.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04):15-16.
[4]宣正群.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新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