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农村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展示育人独特的魅力,使其更好地为培育人才服务。
关键词:农村初中;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1、农村初中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稳定持久的教育方式。它是学校人文内涵的历史积淀。“任何地方,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条件、特殊情况,并且一般还包含学校的特殊优势,并且对这一特殊优势的使用和利用具有特色。”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特色校园文化的创作应着眼于“特色”这个词。对于农村初中学校来说,创建一个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应该来自学校的学校标识、校园走廊、课堂布局和文化宣传。在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可以是学校的显性文化、学校管理政策制度,教学和研究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学者就开始关注“乡村特色的乡村文化”这一特殊领域。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晏阳初的“人民教育”,以及黄炎培的“全民教育”。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国农村初中教育理论,而且为今天的农村初中教育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参考,影响力巨大。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众所周知,农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创造不仅是一种客观诉求,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指导和引导作用。换句话说,由于农村初中教育资源的各个方面相对缺乏,“特色”的确立已成为农村初中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初中教育重新定位,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2、农村初中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策略
2.1成立创建领导机构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工作,在长期的基础上,将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完善反映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思想文化,培养优秀的校风和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从凝聚力和自主建构的观念出发,通过各成员的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造活动,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不断推动特色学校的发展并深入发展,不断完善,逐步打造“特色校园”。为了加强创建工作,可以在农村中学创建独特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
2.2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
(1)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作为教育人的专设场所,其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这些物质条件,作为影响人、教育人的一种特定环境,必然对人产生定的心理效应。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学校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在各项活动中建立一种美的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审美能力是影响个体审美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促进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化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则直接影响或制约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个优美、协调、舒适的校园环境,必然对人的心理产生振奋、焕发和满足感。健康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在校园布局上,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楼,生活区和运动场充满美感;花园,草原和生态也都没有丢失。教学建筑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场所,而且美化了教学环境,使教学楼的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形象,从而增加凝聚力,集体自豪感。特色校园文化必须与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相协调,应采用“融合,适应,安全,动力”的原则,这也包括班级文化建设。根据当地情况,设计具有青少年特征的文化内容,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相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调,鼓励学生以独特的主题健康成长,使校园充满了人们的气氛。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例如,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国旗下的周报系统,认真开展节庆活动。其次,利用团体,团队会议,学生经常进行日常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坚持开设早间会议和课堂会议,并认真组织主题团队会议。三是办好校园广播电台,及时发布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课堂和班级的铃声设置为音乐铃声,让老师和学生放松愉悦。四是及时更新校园网,展示全校师生的精神,搭建师生写作的平台。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师生的道德素养。五是实施特大班活动,整合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育锻炼,努力建立“安全校园”和“和谐校园”。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努力营造“学者校园”氛围。学校设立了一个阅览室,课堂上设置了一个“书角”,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好书,读好书,读书好”等。
3、创建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高度重视人们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作进程,注重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学校教育特色的主要方向和校园文化的培养。
3.2实践原则
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的创建侧重于建构特色文化体系,注重校园特色文化的实践性。要贯彻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努力使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3.3整体性原则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层次性、特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考虑所有因素,所有学习成员都参与,并坚持不懈地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3.4发展原则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特点是发展和动态。创造农村初中校园文化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题,体现发展教育主题,弘扬时代精神。
总结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个性、风格和学校质量。先进的校园文化突出了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人格心理、道德情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整洁,美丽,教育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美化灵魂。丰富、健康、向上、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师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精神的净化和智慧的启蒙。校园文化对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具有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校园新闻媒体,着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J]. 成玲玲. 视听. 2018(10).
[2]新时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探索——以山东省日照市栈子小学为例[J]. 金新霞.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5).
[3]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 张妮.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