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三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巫 蔚 (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 511483)

摘   要:国家教育部的英语课程标准从2001年的三维目标改写提升为提高学科综合素养看出,综合素养的提高是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实现的。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理由无法有效支撑论点;内容表达干瘪单一;衔接过渡不自然以及结构松散等问题,相应提出一些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图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英语学科综合素养提高的最终学习育人目标。
关键词:思维品质;写作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2017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构成的四要素可见,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某些尖子生的专利,而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张金秀,2016)。 另据“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做到“语句通顺”,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恰当的词汇、合理的结构,清楚连贯地表达意。但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审题不清,结构混乱松散,内容无法很好地支撑观点,表达方式单一,词汇贫乏,中式英语等负迁移的现象。
二、支撑教学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1.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变现。它是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觉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01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问题链的设置
问题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即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具有系统性、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列问题,(唐明霞, 2016 转裴松,2011)以促进学生发生高阶思维为最终的目的。
3.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指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链,结合英语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获得的能力。
4.布鲁姆(Bloom)分类学习目标理论
根据布鲁姆(Bloom,1956)的分类学习目标理论,有识记、理解、运用以及分析、综合、评价六种类型。
5.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根据学习经验自我加工处理信息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给予足够的语料,让学生过小组探究,分析,综合、评价语料,交互自己的学习经验,自主建构对语料的理解,生成自己新的学习经验和学习体验。
三、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案例
1.实事求是,让论据更好地支撑观点或结论
案例一:2018广州二测书面表达
教师先提供范文学习。从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最后对国画这种艺术形式得出结论称“国画反映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以及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范文‘these paintings not only reflect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artistic beauty  but also embody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inking.’)”的时候,并没有给出有力的论据加以论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范文提问,设计问题链:
1、“Have you ever seen western oil paintings ?
2、 What are they like?
3、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oil paintings and Chinese ‘Guohua’”? 4、How does Chinese “Guohua” reflect Chinese conception of artistic beauty and the principle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在提问的同时,教师在一体机上投影两幅画作分别是油画和国画。通过比较两幅中西方画作,综合善于绘画的同学的回答,最后得出结论是:.The Chinese  paintings reflect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artistic beauty by using abstract lines and leaving some blanks to offer some space where people ca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ir brilliant imagination. So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lines and blanks embody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at is,less is more.
教学设计说明:根据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以德树人的教育方针,通过引导学生探求结论背后的真相,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渗透品格的培养。学生在这个探究结论背后的说理论证的过程,学生要观察、讨论,分析,综合、评价,这也是一个思维品质培养的过程。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是教研室提供的范文就全盘接受,而是通过分析综合评价,最后给出自己合理的看法,这个合理质疑权威的过程也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一个过程。
2.增加细节描写,让情景描写更加逼真;Showing not telling
学生的习作内容干瘪,表达方式单一,和平常缺乏细节描写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为此笔者设计了英文原著文学鉴赏环节,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如何让情景描写更加逼真。
案例二:语料来源于2019汕头一模阅读理解文学鉴赏题。该阅读语料节选了世界名著《红字》开篇描写了女主人公被游街示众当众侮辱的场景,作者通过狱卒的丑恶嘴脸和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之间对比,以及通过顽童的欢乐衬托女主人公的极度痛苦的描写,深深震撼了世人的心灵。下面以对顽童的细节描写的教学片断为例,试说明细节描写如何让表达更加丰富。
教师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文段,初步感受文学原著在细节描写中体现的魅力。
接着教师提问:How do you know that the schoolboys were eager and curious to watch the punishment that Hester Prynne had to receive? Can you find some detailed description which shows us the boy’s eagerness and curiosity? Discuss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学生讨论后回答:We know that the boys were eager and curious because of some detailed description. For example, the verbs and expressions like “ran、turning their heads continuously to stare” all show us the boys’ eagerness and curiosity vividly.
教师:So next time if you want to tell me someone is curious and eager to do sth, what would you do?
学生:We can give more details to describe.
教师:Yes. Instead of telling, you’d better show me some details, which can make your description more vivid and more convincing. That is showing but not telling.
除了找出细节的描写,在细节描写中一些传神的词汇的选用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材料,这样会促使学生在写作时养成挑选最恰当的词汇去展现细节的学习习惯,并在查阅词典时会更加重视例句以及词汇的英文释义的学习,以期能够更好更传神地使用最贴合语境需要的词汇。那么这也是对学生书面表达学习策略的一种培养过程,也是思维品质的一种培养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文学鉴赏是学生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为了学生能够完成最近发展区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做好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学生完成从低阶思维过渡到高阶思维的训练,达到思维品质培养的目的。
3.段首善用中心句,段间意义巧衔接
根据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第五档(21-25分)说到: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但是在近年广州市一测二测的改卷现场学生的习作结构还是比较松散,因此文章读起来没有自然流畅的感觉。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使用段首中心句来凸显主题,但是段间的意义衔接是更加高级的衔接方式,教师通过举例说明意义的衔接关键就是要根据文段的“意义”,这种衔接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教学初期教师采用语料输入法,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判断语料中的片断是如何做到意义的连接。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找出意义衔接的语句进行学习,并把学习的结果运用到新的情景当中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四、反思
在写作教学中,即使英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因为优秀的书面表达不仅仅是语法正确,还有语用准确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发挥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与写作表达的特点,设计好问题链,帮助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生成,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培养思维品质,达到提高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5.
[2]唐明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育,2016, 38(9):38-42.
[3]李福庆.英语思维模式指导下的阅读理解信息定位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育,2017, 16(1)16-22.
[4]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育,2018,(3):1-7.
[5]李冬琴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育,2017,17(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