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伟大的教育家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可见创新是多么的重要。新时代需要的不再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人,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以培养学生思维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思维广度、深度,潜移默化的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下文笔者就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论点,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造力;创新思维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学科,教材中多数概念和结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可以说实验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依托。同时,化学实验还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活学生想象思维,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因此,作为化学教学研究者,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也要研究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从而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实验中创造。
1、重视观察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通过观察,抓住本质。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启发学生如何观察,这样由观察到的表面现象通过逻辑分析引申到本质。使学生通过一次演示实验的观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观察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时,演示实验:用吸管向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一会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可教师再继续吹入后,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了。这个实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跃跃欲试的冲动在学生心中集聚产生。教师的继续吹气使实验的精彩得到延续,使学生的兴奋得到了提升。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想象实验,在理解实验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实验有几个步骤,在展开实验操作前,我们通过都会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再设计实验步骤,最后是按照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实验,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得到我们想要的实验结果。这几个环节之中,假设是最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假设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调动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结合生活现象来对本次实验做出一个合理的预想,在整个预想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拓展。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对此笔者认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另一方面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N2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3、引导自主设计实验,在动手参与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演示后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的,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只是坐等实验结果。严重窒息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摧残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的设计中来,让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联系前面学习的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的方法和装置,自行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收集方法。这样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设计课后探究性实验,在课后自主实验中将学生思维引向再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尤其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多种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有关“铜绿”的两个小实验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家中里的食醋除去铜制品上的铜锈;又如学习了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后,可布置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并检验。还有燃烧条件、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制作;铜铁锌等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这些课外作业都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
总结
综上所述,观察是创新的前提,想象是创新的必备思维,动手实践是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而自主设计实验则是真正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课后创造更多化学小实验,将课堂习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思维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上是笔者个人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J]. 张小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
[2]激发兴趣,创新教学——浅析初中化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王绍选.学周刊. 2018(17).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高明,杨伟红.中国校外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