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核心素养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高频词”。但是,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会有所不同,重点也会不同。但是纵观当下,高中生人文素养缺失已成常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历史蕴涵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已成高中历史教学重点。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教学;历史教学
前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对与错,黑与白,正义与不公,并从前人的事件中学习,鼓励和启发后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1、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法,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会对历史本源的查询,掌握历史问题的求证方法,提升辨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找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辨析与评判,从而达到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教学“抗日战争”这一课时,可通过给学生提出探究问题:(1)日本为何敢侵略中国?(2)面对亡国和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制定了怎样的抗日政策?(3)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增强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理解,再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对问题的探究,逐渐提高历史素养。
2、在情感体验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充分感知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或历史图片、历史遗迹,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响应。通过渲染历史氛围、参观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感悟历史的真谛和蕴含的历史规律,以形成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进而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台湾一定能够回到祖国怀抱,国家统一是历史趋势,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等来渲染海峡两岸分离之痛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乡愁国殇,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在思维导图教学训练中强化学生学科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就不再像初中历史那样按通史体例来编排,而是按专题的方式编排,这样历史知识的空间和时间的跨度都特别大,要想让学生很清晰地掌握高中所有的历史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是通过教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导图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之一。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学科素质。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单元一本书,都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在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时,不仅要告诉他们以什么形式构建(如鱼骨图、辐射图、对比图等),还要告诉他们以什么思路、想法构建,以达到使自己的思维可视化的目的。学生构建好思维导图要给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课堂展示要注意以下几点:(1)思维导图的展示重在阐明思路、想法,而不是知识点;(2)思维导图的展示重在阐明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3)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思维导图中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以图形的形式达到思维可视化的目的,已经一目了然了,不必过于仔细地去展示每一个知识点,尤其不能重复前面的学生已经展示过的内容,拖沓冗长又毫无新意的展示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在拓展学习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这一科目的过程中,能对过去文化有更加深刻的感知与解析,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也就能将人文精神转换为一种历史涵养,让学生有更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据于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使历史文化知识教学得到不断的深化,并且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采访的形式来进行知识学习,让学生对身边的一位老人进行采访,了解和分析新中国和旧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情况。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整理的时候,学生就能对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使学生的归纳发展特征能力的培养有更好的帮助,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一言蔽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需要我们历史教学者持之以恒的努力。笔者在后续教学中将继续研读历史教材,创新历史教法,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渊源与内涵[J]. 刘俊利.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6(05).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陈超.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