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而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之重要性,不管是对我们生活中的诸多小事而言,还是对学习而言,兴趣都是最原始的内在动力,兴趣会促使你更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因此,让教学活动兴趣化也已经成为今时今日我们教学者探讨的重要话题。下文笔者就主要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实验;生活现象
前言
与初中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工具性强的学科,化学中涉及到的许多小实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全面的学习化学,解读这些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奇异现象,比如魔术,很多魔术其实都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如果我们能够将实验变得有趣化,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化学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更积极的态度。也正是基于此,更多学者开始探讨趣味化学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详细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加强了化学知识印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巩固化学知识。
1、设计课堂趣味小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要想保证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首先就要自己探索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这些有趣的实验。当然,所有的实验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指纹检测”实验。在教学这一小实验的时候我们先可以结合电视剧情节进行实验导入:谍战片中有些秘密文件一开始看起来是白纸一张,在火上烤后就出现了字。(大部分学生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是不知道这一原理的)。
实验原理: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①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②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③ 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利用此种实验导入模式,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又比如“水上滚火球”实验。
实验材料:水槽、滤纸、一小块Na、少量棉花。
实验步骤:①将水槽装上2/3的水。②取一小块Na,用滤纸擦去表面上的煤油并用少量棉花包住。③将用棉花包住的钠放在水槽中按到水面下即可松手。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棉花球在水面上燃烧并来回滚动。
实验原理:由于Na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跟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并放出大量的热,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若此时往水槽中滴入5~6滴的酚酞溶液,还可以看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现象,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NaOH遇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反应。
2、开发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之外,课后其实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小实验,比如家庭小实验:“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会吸水的杯子”。这些小实验操作简便,只要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还有碗筷等物件,就可以操作。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又如,根据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和性质,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家庭小净水器等实验。这些小小的制作,小小的发明,为将来学生成为科学的创造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所以,家庭小实验也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通过调查显示,家庭小实验能够让课堂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巩固化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发育。例如说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的实验:要求通过这样的操作动手实践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为以后学习排水法进行锻炼。
3、结合实际拓展化学实验,培养理解能力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会产生气泡、厨房中的小苏打与食醋接触会产生气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等等生活中的小现象都是与化学息息相关的,当我们在教学某些化学实验时,就完全可以适当引入生活中的小现象来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如此,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展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最为重要的是凸显了化学的生活性,是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实验的生活气息更浓郁,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兴趣高。
结束语
一言蔽之,趣味小实验,重点在于“趣味”和“实验”,“趣味”是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设计的,“实验”则是从化学学科特点来考虑的,将二者融合,既遵循了学生发展规律,也落实了化学教学目标要求。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造多样化趣味实验实有必要,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何乐而不。
参考文献
[1]张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2]巴光效.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65.
[3]李锦堂.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