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创造能力。但不管是那一方面的教育,都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刚好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以为学生能够在后续学习中协调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身体素质;协调性
前言
协调能力是指人们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动作的能力,这个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合理地建立完整运动动作的能力,二是改造已形成的动作形式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和“改”的能力,协调性好,学动作和改动作就会又快又好,对整个运动生涯和日常活动有很大帮助。所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在学体育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
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协调性训练呢?这需要体育教师对协调性训练有系统认识和周密计划。青少年虽然骨骼柔韧性强,但是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协调性训练,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周密的协调性训练计划,学生的协调性难以真正提高。只有把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周密的计划统一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协调性得到很大提高。下面笔者就重点对此展开论述。
1、科学选取体育项目,加强协调性训练
协调性训练不同于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必须制订好计划,选用合理的项目,例如杠铃、哑铃、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学生的力量也能很好地训练。速度训练也一样,提高显而易见。但是协调性训练就不一样,成效难以速现。
1.1单项体育项目
一是肩绕环:由直立双臂上举开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划圆摆动,同时另一臂向后、向下、向前、向上划圆摆动,均以肩关节为轴。依次进行。二是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三是前后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向前与后跳。四是转向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1.2动作组合式练习法
一是立卧撑跳起转体360°;二是全身波浪起由双腿左右稍开立开始。
1.3条件刺激练习法
一是变方向跑练习;二是移动中的躲闪练习;三是快速转体练习听教师口令。
1.4游戏练习法
一是追逐练习。具体过程是: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开始前保持3-5米间距,追上拍肩后交换练习。
二是推拉练习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站在直径为2.5米圆圈内,双方允许使用推拉办法,一脚出圈者为负方。5-15次为一组,练习2-3组。
三是触摸练习把练习者分为两人一组,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用手触摸对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动躲闪。协调性训练的练方法很多,体育教师尽可能丰富训练手段,第四种游戏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训练协调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练习倦怠,以保证练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1.5音乐节奏训练法
身体的灵敏协调性训练,必须依靠一些对协调性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进行节奏的改变,如广播体操、健美操等韵律感比较强的项目。这些项目集音乐的语言、舞蹈语言、体操的动作、美学原理在一身,必须要把音乐、舞蹈、体操完美地结合一起才能够完成好,在内容上蕴含了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具有强大的健身功能和健美功能,肢体运用的协调、恰当,可以把健美操美学价值发挥出来,而这些美感是需要通过上下肢体和躯干、头、颈等身体部位共同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通过韵律操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例如,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歌曲,教师可以利用来进行韵律操的练习。如播放歌曲《小苹果》时,学生不由自主地摆动起来。于是教师设计了两个组合四个节拍的动作,“举起手、笑一笑,踏步、扭扭腰,”“踏步、原地跑,小马跳、开合跳”,要求学生动作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协调,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下,80%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身体的灵敏度也不断提高。
韵律操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有明显的优势,就是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配上简单易学的动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节奏,而节奏就是提高协调性的灵魂。许多协调性差的学生,对于音乐的节奏感都是比较差的,所以利用韵律操改变学生的节奏感,能够使学生的身体自然地发挥协调功能,从而提高协调能力。
2、科学确立学生协调性训练时间
青少年好奇心比较强,又特别好动,意志力比较差。体育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否则训练效果就难以保证。比如,在体育课上课之初五分钟,教师先让学生预热一下,然后开始协调性训练。因为学生在教室坐了30分钟,有点疲劳,从教室出来,进行协调性训练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体育教师可以选取下课前的五分钟集体进行协调性训练,既能放松,又能巩固。
3、加强课后体育项目训练
协调性的训练不像力量训练、速度训练那样有明显效果与显著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生在学校懂得了协调性训练的基本要领以后,教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一个合适的课外训练计划。例如课间十分钟协调性训练的小项目,放学后回家进行协调性训练的项目。只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例如体育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卧室,进行单个项目的协调性训练,布置他们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并为他们做好详细的数据记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他们的信息。
结束语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从实际意义来说‘教学方法’的概念总是综合的。懂得这一点,在实际过程中就不会人为地把各种方法割裂开来”。换言之就是说,各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价值,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扬长避短、相互渗透、互相配合。在体育教学学生的协调性锻炼方面,更应当如此,必须要将训练理论与具体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导入“健康促进”理念之学校体育改革展望[J].颜昶,徐丽平.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7).
[2]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简要回顾[J].舒慧文,易小坚.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