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特长教育现状及问题探讨

幼儿特长教育现状及问题探讨

作 者:冯 雪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337200)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个体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特长教育,进而分析了幼儿特长教育的现状和当前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策略和对策。
关键词:特长教育;幼儿;问题

特长教育是学前教育阶段的补充,旨在培养幼儿音乐、绘画、体育等特长,以推动幼儿非智力因素发展,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与进步。本研究重点对幼儿特长教育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
一、特长教育的概述
关于特长教育的概念界定,国内学术界并未给予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理解。结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文件内容,将特长教育理解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施加特长与兴趣等方面的专业化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专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我国幼儿特长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特长教育的开展现状而言,应从两方面做出分析,一是幼儿园特长教育。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文件内容,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但当前多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儿特长教育开展过于形式化;二是校外特长教育班开展的教育情况。多数幼儿家长为了培养幼儿课外兴趣爱好,提高多元化能力,在校外为幼儿报名各种培训班和教育机构。而社会中的培训学校和机构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幼儿特长教育问题引人深思。
三、幼儿特长教育存在问题
(一)幼儿特长教育忽视幼儿兴趣
不论是幼儿园开设的特长教育课程,还是社会教育机构开设的相关内容,特长教育的特色化并未充分体现。一方面,幼儿园按照幼儿课程内容安排幼儿学习音乐、舞蹈等课程,并未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而是以幼儿园教育任务为主;另一方面,虽然家长为幼儿报名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但多数家长以自我意愿或者兴趣以代替幼儿兴趣,对幼儿真正的兴趣爱好认知度偏低,而强迫幼儿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由此呈现出本因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容而演变成为被动强迫式学习。 
(二)幼儿特长教育内容多且杂
当前我国幼儿特长教育开展的内容主要有音乐、舞蹈、绘画、写作、跆拳道、武术等。从特长教育的概念和特征分析而言,特长教育注重推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当前幼儿学习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视作为特长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多数家长认为特长教育包括学校传授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机构相继开设英语语法、奥林匹克数学辅导等课程,因此,在幼儿教师和家长片面的教育理念下,使得幼儿特长教育内容随之“丰富化”,进而呈现出“多且杂”的特点。
(三)幼儿特长教育目标功利性现象严重
开展特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以引导幼儿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但纵观当前我国幼儿特长教育开展的现状而言,教育开展并未突出如上教育目标,功利性目标设立较为严重。如幼儿园特长教育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以便于向家长汇报幼儿成绩;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学习特长教育就应当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权威性地证明所学特长的等级和水平。
(四)幼儿特长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幼儿特长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对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以及幼儿教育知识等提出较高要求。幼儿园特长教师是按照幼儿园教师招聘条件严格聘用的,能够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但社会中各种特长教育机构和培训组织教师水平却“无人问津”。主要由于培训机构聘用教师并没有统一和严格的招聘条件,所以在人才聘用方面设立的尺度较为宽泛,进而导致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现象的存在。
四、提高幼儿特长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尊重幼儿兴趣爱好
真正培养幼儿特长爱好的关键在于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天性和兴趣。根据我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幼儿阶段教育互动开展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特长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主设计相关内容,同时以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形式为主。从特长教育活动的开展中真正培养幼儿的兴趣,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依据幼儿接受程度确定教育内容
关于幼儿特长教育内容而言,一方面,幼儿教育阶段应通过文件明确明确特长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便于教育者对特长教育树立正确的认知和理念,因材施教,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明确特长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确定和兴趣爱好,为幼儿选取适合的特长课程。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特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围绕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导向,结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和现状,尊重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确定特长教育合理化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为幼儿增加多项化的特长教育学习内容,但必须以幼儿自身接受范围和能力为前提,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四)提升幼儿特长教师的水平
幼儿特长教育教师的个人水平影响着幼儿特长学习效果和质量。对于幼儿园而言,可招聘具有一定资质和专业化的艺术教师,定期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深造和培训的机会,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对于社会中的教育培训机构,各地区教育部门需加大对教育机构中特长教师认证资格以及资历等的审核力度,明确机构招聘教师的条件和门槛,以减少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特长教育的的开展,必须注重尊重幼儿兴趣爱好,制定科学合理化教育目标,以提升幼儿特长教师水平等方面,以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文君.幼儿特长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5(8):63-65.
[2]蔚紫妍.幼儿时期特长教育对其后期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40-42.
[3]贺怀宇.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的重建分析[J].职业技术,2018(1):109-112.
作者简介
冯雪,女,1988.1.8;汉;本科;学前教育;小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