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小学数学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在此情况下,小学教师必须要树立全新教学观念,及时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全面的加强参与式数学教学课程的有效构建。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行为;实践;思考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于以自身为主体,以教材为主要的参考,利用统一式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厌倦和抵触。因此,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在课堂当中增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元素,进一步的为学生构建参与式课堂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跨越性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参与式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搜索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的教师虽然会在课堂当中增加互动讨论环节,但却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而是在问题提出后较短的时间内就公布答案。这不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还会是参与式课堂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另外,有的教师虽然根据学生来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但却没有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没有对参与式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这不仅会禁锢学生多样化数学思维的发展,还会使参与式课堂沦为空谈。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措施
(一)有效构建教学情景
在参与式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之外,还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收集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和渗透到数学课堂当中。另外也需要充分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为学生构建及生动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并在教学情景中提出相关的探究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在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生活场景:“琪琪周末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超市当中的粉条每斤售价2.98元,冬枣每斤售价4.17元,卷心菜每斤售价0.65元,牛奶每盒售价2.59元,棒棒糖每根售价0.59元,小火腿肠每根售价0.9元。牛奶和粉条哪个更贵?琪琪有十元钱能买哪些东西?买一斤卷心菜,一颗棒棒糖,一根小火腿肠需要多少钱?”。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尝试利用各种方式计算,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不同计算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参考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尝试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然后,教师在对学生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详细的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运作方法的讲解。
(二)深入开展小组合作
小学班级当中学生的各方面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以统一的标准来对互动式教学行为进行要求,并针对全体同学来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指导。这样不仅难以解决课堂互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有可能增加班级当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的两极分化。因此,教师需要科学的将全班同学话费和不同的层次,并将层次相近或者层次相同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当中有1到2名学习成绩优异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然后,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并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和教师指导的方式来引导其他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六个学生划分为同一数学合作学习小组,让小组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调查班级当中学生的身高数据,然后再自主的会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课堂上,让小组代表将本小组的结果展示出来,分别说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评出优秀小组进行鼓励和表扬。在吸引学生的兴趣之后,再进一步的进行折现统计图概念的讲解,让小组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说出统计图的特点和异同。在学生掌握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尝试根据教材步骤来画出折线统计图。在这其中,可以要求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学生来指导其他学生,而教师则需要在小组学生出现问题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在教学完成后,教师也可以让小组学生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如小区绿化面积、一周内的天气变化数据、某时段超市购物人数、一周内温度变化等,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绘制相关的统计图。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充分的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数学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瑞锦.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13.
[2]赵玉霞.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53.
作者简介
姓名:孔祥美,(1986.0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所在学校:青岛蓝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