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研究

作 者:罗善彪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逐渐渗透对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数学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学思想也渗透其中,一定可以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几项更好的将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过程的策略,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关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数学本就是抽象与逻辑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学习数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空间思维。所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思想渗透至其中,以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化地了解数学概念与数学定理等,有效地加以掌握。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把握知识内涵。并且,通常情况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试题解答的思路来源,使得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提升试题的解答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思想灵活地运用在数学学习当中,还能提升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优化数学学习质量与效果,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
二、将数学思想有效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课前预习,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起学生预习这个学习阶段,在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为学生设定一定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按照所设计设定的预习要求入手,自己探索课本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分类的思想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讲到“圆形”这一节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类归纳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描述的圆形的基本特点,先对图形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教师在课前布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和其他图形,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据圆形的特点把这些例子自己分类。最后,教师再进行主课程的讲解。通过这个分类的过程,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分类归纳的思想。
(二)通过课堂探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然而,数学思想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必须进过要掌握概念,对结论进行推导,最后进行方法归纳等过程才能掌握。因此,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通过加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优化,使学习过程更加趣味化,在趣味化的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及归纳等过程启发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所要引用的案例还要与学生现有经验紧密相连,让学生探索体验并领会其包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节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通过在图形剪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沿着高进行裁剪和拼接的原因,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在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中注重质量
俗话说“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了、学会了才是教师教学的成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数学思想之后才算完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太过急于求成,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保证学生把教师渗的内容都接受完全了,而不是一味地教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方法等,导致教学教学有效性过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数学思想方法,最终形成小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认识,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数学思想渗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挑选一些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分类”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掌握“分类”这一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是分类。并且,教师还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自己的分类标准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在分类之后阐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结果会各不相同,因而学生们学习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思维路径也会不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就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及时的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适当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笑娟.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751.
[2] 陈宜彬.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J]. 数学大世界 (上旬版),2018(2):47.
[3] 李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7(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