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和其地理知识学习质量之间具有直接关系,高中地理学习中涉及很多读图知识内容,如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读图意识和能力,则其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将难以实现。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本文笔者就综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对此的见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
作为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必不可少工具,也是地理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色所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图辅学”,通过直观的地图信息展示不同的地理知识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形象记忆。可见,读图能力是学好高中地理的基础能力,我们不得不对此引以重视。本文将主要围绕培养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喜欢用图和读图
学习兴趣激发已经成为生本理念影响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读图和用图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进行读图能力培养。例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的内容时,针对地球上南极洲部分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位置,这时老师便可以将南极洲的地图形状比喻成为展翅翱翔的海鸟,随之可采用幽默的语言描述周围海洋的形状,如“南极鸟,太平肚,印度翅,人西头,凹翅中山,嘴顶民城”。这样南极洲周围的三大洋便分别对应鸟的各个部位,甚至还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立的两个南极考察站的位置。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读图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南极洲地区的印象。
2、教给学生基本读图技巧,培养学生读图习惯
地理地图往往是以地图地形来反应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之前,首要要打好读图的基础,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标注。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线段式,在线段的两端分别写上0和30km,就表示图上1cm表示实地有30km,另一种方式是1:300000,则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有30000cm。在看比例尺的转化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注意单位要统一。在相同的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上的内容也就更加详细;地图的方向一般在地图上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地图上的指向标指向北方时,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则表示东西方向;地图上的图例和标注,图例是地理事物的符号,标注则是在地图上表明山高水深的数字,或是表示具体河流、国家的文字。
地图的图例有大多数都通用,需要学生加强记忆,例如首都用红色的红角星表示,省市用红色圆圈表示,其他城镇则用蓝色圆圈表示,山峰是黑色的三角形等等,掌握好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读图了,首先看地图的名称了解地图的大致类型和内容,其次根据经纬线确定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的位置,方向。然后根据图例和标注明了山川、湖泊、城镇、资源等等,还需根据比例尺来换算实际距离。按照这样的步骤下来,学生大致对地图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解题的时候则需要注意图文的结合,把所需要读出的图形知识结合地图来思考,适当删减累赘的知识点,找出图中地理事物与已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教会学生分析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基础的知识量是为了直观的了解清楚地图所反映的知识,但是一张地图上出了表面的信息之外往往还有许多隐性信息,这类的隐信信息依靠地图三要素是没有与办法反映出来的,因此学生需要对地图进行分析,将已知的信息在大脑做加工处理,归纳其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
例如,在地图中等高线的地形图非常的常见,等高线的地图设计到相关的计算,因此需要分析地图。一般而言,等高线密集则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则表示坡度缓。往往在登高线地图中标记了数值的,等高线闭合,数值像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则表示的是山顶,而如果没有标注数值的话,学生则要运用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出答案,如通过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另外等高线每上升100米,气温则下降0.6℃,这是只是起到参考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学生分析力是非常重要的。
4、引导学生学会绘图,在绘图中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动手实践的板块就是绘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问题进行绘图,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更好的融入于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主要途径是:制作图表、填图等等。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复习内容加强绘图和填图训练。如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填绘出理想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标好每一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并把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绘制在左侧,把大陆东岸的季风画在右侧。边画边思考边分析,这样既复习了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又复习了气候类型的成因。在填绘时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填绘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引导的作用,利用图像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用图习惯,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图兴趣,然后的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再者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图,最后是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从喜欢图到绘图,整个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利于保障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笔者以为你不妨也尝试尝试。当然以上见解皆笔者经验之谈,仅与尔共勉。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61.
[2]赵金秀.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75.
[3]张晓剑,王啸.“一合·两段·双主”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法的建构及实施[J].地理教育,2016(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