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建构学本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

建构学本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

作 者:赵雪球 (浙江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之下,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告别学习的枯燥性,以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特点为本,全方位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学本课堂;核心素养

1、引言
所谓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为本的课堂,目的在于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我国对基础教育进行的新一轮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教学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构建“学本课堂”,培育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是当下阶段教育的主要着力点,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2、“三段式”推进学本课堂
“三段式”推进学本课堂就是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尾三个阶段上发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
2.1课前自主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夯实课堂学本建构的基础。对预习内容、预习目标的设置都属于技术性指导;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属于人文性指导,教师需要在技术和人文双重方面上给孩子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扎实学习根基。
2.2课中加大自主学习量,突破学本课堂建构关键点
课中学习主要是大量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目的在于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量,这也是构建学本课堂的关键瓶颈。首先要规定好课堂的学习时间,比如要求每节课活动时间至少在一半以上,进行校本教研专题讨论,助力教师将课堂时间让出来,尊重学科特点和教师个性,促进教师自主选择教学方法。其次是进行合作学习,这不仅是对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对学习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一定的机制保障,比如建立学习小组和建设任务机制、交流机制、管理机制等,由优秀学生担任老师帮助学习后进生,放大课堂教育功能。
2.3课尾巩固反思课堂知识
课尾主要是指课堂的后半部分进行的巩固反思和课后的拓展延伸,要重视教师课尾学习评价,在每堂课中至少安排学生5分钟以上的动笔练习时间,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还要在熟悉课堂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体现其针对性和延续性。
3、开发课堂改革的支持性技术
3.1教材研读技术
教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深度。首先,教材解读要有系统化,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强,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更为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依靠教学参考,对教材本身研读较少,导致课程改革不具有系统性,因此在每学期开学前应该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弄清楚教材的逻辑体系,确定该知识板块在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弄清楚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解析教材,教师盐根据学情全面审视和辩证的研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研究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课例研究实现对教材的活学活用。
3.2学情分析技术
首先是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使用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对学业数据进行诊断分析的末班,让教师提高对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把握,建立学生学习发展数据库,强化教师开展自我教学诊断。按照课前学情、课中学情和课后学情三个维度引导教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提高教师对学生关注程度,开展学情调查工作,创设情景谈话调查法,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通过预习布置作业等形式调查学生的学情。
3.3教案设计技术
当今阶段,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拼出,以至于教师忽略了对教案的设计,作为一个基本的备课环节,撰写教案对保障课堂教学成功有着深远意义,将传统教案撰写形式过渡为电子化表格教案,有利于分开陈述教师和学生活动,加强学生活动细节审查,促使课堂教学走向精细化管理。
4、建构学本课堂 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4.1还原主体策略
学本课堂是师生学习成就感凸显的幸福课堂,要尊重教学之间的规律实现教学相长。
(1)还原教师主体性,扩大教师建构力量。要充分信任和激发教师的创新力量,让教师成为学本课堂建构者,引导教师抓住关键事件对教学活动进行策划,强化教学活动自主性,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激发内生动力。
(2)还原学生的主体性,放大学生建构力量。学生是进行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其内力是学生进行课堂建构的关键目标。为此要还原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其学习生命自主生长。首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预习,如学习语文就是要一遍遍的阅读课文,从简单勾画到深度思考,从基础字词学习到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重视独立思考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三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核心素养。
4.2培育典型策略
对于师资力量较差的学校来说建设学本课堂不能让教师和学生齐头并进,必须让教师先行一步再带动广大学生跟进。为此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校本调研让优秀教师做好示范,定期开展各种形式校本调研活动,让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带动新教师共同成长。还要加强学校方面的评价,唤醒优秀教师发展力量,设立学科带头人,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肯定,制定绩效考核,完善学本课堂建设发展。
4.3力量聚生策略
实践学本课堂离不开强大的力量支持,要依托校内资源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输血走向造血,通过教师的力量带动广大学生形成凝聚力,共同促进学本课堂的构建,同时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打牢基础。
5、结语
构建学本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项重点工作,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让课堂真正的回归学生的本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传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四生课堂”建构[J]. 教育文化论坛, 2017(6):134-134.
[2]张翠雅.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 考试周刊, 2017(76):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