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内外学者开始提倡以生命质量来衡量老年人的健康程度,而孝道及亲子支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会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生命质量、孝道及亲子支持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回顾了当前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孝道;亲子支持;老年人生命质量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这一趋势会对国家和个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会占到世界人口的16%,而我国早在1999年就迈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到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6亿,占总人口10.2%,到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年龄段人口迅速增长到1.78亿,有预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会在2037年超过4亿并在2051年达到峰值[1-4]。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好坏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一个生物或者医疗问題,更是一个涉及到我国人口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复杂社会议题。当前,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物质与情感联系比较密切,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无疑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孝道与亲子支持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学者们上对生命质量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 关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关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定义,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根据中国老年医学协会的定义,老年人生命质量是指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满意的程度和老年人对生活的全面评价[5]。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如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慢性病也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社会支持作为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也备受关注。
2、关于孝道的研究
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有关孝道的研究很多是来自台湾的学者,大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然而大陆是孝道文化的发源地,对于大陆人口进行孝道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孝道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证研究。
一直以来孝道都是哲学、历史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是探讨孝道的哲学本质、伦理价值等等,直到上世纪70年代,相关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才开始出现。孝的最初含义是“善事父母”,主要由孝意识、孝观念和孝行为所构成,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孝道既包括文化内涵,又有制度礼仪,涵盖敬亲、奉亲、侍疾、善终等多方面内容。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通过总结以前的研究并提出,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特殊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组合,即孝道是孝道态度与孝道行为的组合[6]。通过总结孝道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近些年来针对孝道主题进行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孝道相关理论研究的突破,包括孝道的形成过程和孝道的内涵。其中杨国枢和叶光辉在前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建立了孝道双元模型[7],近年来该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已经不断完善并广泛应用;其次是有关孝道变迁及其现代价值方面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孝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同时,很多学者还考察了孝道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目前我国心理学家在孝道方面的有关实证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和基本的家庭养老模式决定了子女对父母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到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身体日趋衰弱,独立生活能力不断下降,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老人带病或不能自理时间也在延长,能否获得子女的亲子支持就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国内诸多研究表明,儿女的孝道观念和陪伴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关于亲子支持的研究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养儿防老”,这句话清晰地表明了养老是抚养子代的重要功能之一。发生在老年人与成年子女之间的社会支持即亲子支持,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支持,亲子支持包括老年人接受成年子女的支持和老年人给予成年子女的支持[8]。目前对亲子支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老年人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
老年人与子女间的亲子支持作为一种支持形式,在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城镇或是农村,代际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老人的年龄日渐增加,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其子女所提供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特别是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其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往往会缺少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子女养老的依赖程度就会更高。此外,亲子支持应该在提供帮助与接受帮助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老人与子女的交换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孝道是中国具有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在某些方面影响和调节着子女的行为。在现实社会中,孝道在不同维度上的分布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代际支持的三个维度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4、总结与展望
相比西方文化来说,孝道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孝道对于老年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效用必然相对更大。我国有关孝道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孝道和亲子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研究尚存在空缺。因此,目前在我国开展有关老年人孝道问题的研究, 对于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老年家庭赡养功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Nations,2010 U.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09[R].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2010.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EB/OL],2007.
[3] 民政部政策研中心.《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EB/OL],2012.
[4]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06.
[5]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7
[7] Yeh, K. H.,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3), 215-228.
[8] 彭华茂,尹述飞.城乡空巢老人的亲子支持及其与抑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62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