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尚武 肖晗苑 张岭江 马裕博 郭峻涵
摘 要: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创新及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进步,同时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产生对复合型供应链人才的需求,尤其体现为对拔尖创新型供应链人才的需求。然而国内目前供应链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型精英人才稀缺等问题。校企合作为本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举出卓越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校企双向聘用、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增强前沿技术教学、校企通过实际项目合作培养。目标为培养出适应需求的创新型供应链管理拔尖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7年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观点,描绘了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进入供应链创新时代的愿景[1]。2018年4月,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再一次巩固供应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性地位。产业供应链发展迎来的风口期给适应供应链复杂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
一、当前供应链人才培养现状
1.需求现状
在我国,供应链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了300万,而每年供应链人才的需求增速达到了50%。我国有庞大数量的供应链相关专业学生,但是缺乏熟悉供应链规划、运营、相关技术的复合型拔尖人才,高端人才缺口仍然难以填补。
2.供应链教学存在不足
教学过程过度偏重理论,学生的实际经验、技能不足。高校课堂仍存在一定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过度偏重理论知识,实践过程投入的教学资本过少。虽然部分高校提供企业参观调研的机会,但并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流程,造成学生缺乏实际经验,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学生知识面窄,思维创新性不足。受制于教学资源的缺乏,绝大部分高校未能提供足够的前沿技术教学,学生解决供应链问题无法与物联网、5G通信等前沿科技相联系,方式缺少创新。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向聘用,实现“双导师”制
一方面,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安排高校教师进入企业,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并落实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这一措施有助于教师根据实训经历,总结得出对课堂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经验,拉近课堂知识与现实状况的距离,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质量并且有趣味性。
另一方面,高校聘请合作企业的供应链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校外导师为学生的课堂教学、专业实习等提供建议和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有丰富的供应链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以企业供应链运营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该校经济管理/现代邮政学院自2018年开始实施企业导师计划,联系校外相关企业高管作为学生校外导师,校外导师为学生做出专业化的辅助,该活动的实施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正面效果。
校企双向聘请有利于校企两边的互利共赢,增进“研、教、用”的有效配合。
2.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合作办学
为使教育对应社会需求,应采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成立校企合作供应链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双方共同参与成立,除校企双方人员之外,另加聘请行业专家、学者负责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培养计划可以利用管理学中的“滑动计划”思想,保证教学进度的较高的连续性和明确的目标,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校企联合卓越供应链人才培养计划纳入校企信息合作价值链,实现人才的共培共享。
3.增强前沿技术教学
供应链管理的未来属于智慧供应链,随着技术的渗透性逐渐加强,如今企业供应链已经广泛存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人性化等技术特征,“智慧供应链”是结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运营管理解决途径,该领域创新型人才应主动了解。当前供应链管理主要应用的技术有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有关供应链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国外高校颇受重视,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注重本校供应链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建模、仿真等能力培养,并添加了物联网技术等前沿科技于培养方案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开设决策分析与工程管理相关课程,强化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
除数据分析能力,近年来有无人驾驶、5G通信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皆为供应链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向校方提供所需技术、能力的指向,为高校培养供应链拔尖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同时高校应当开展相关课程,加大对学生技术能力培养的投入,积极引进前沿技术的教学资源
4.通过相关项目开展合作培养
实际供应链操作经验对创新有重要价值。可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着手项目的推进,让在校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实施过程。通过项目的校企合作,促进了学生科研团队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的交流学习,让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同时,针对项目展开合作有助于高校的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与实际环境接轨,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硬实力。
三、总结
目前整个社会供应链人才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时代对供应链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供应链人才由于技能单一、没有足够的通识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本文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背景,在供应链领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将校企合作的思想应用其中,建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目前供应链人才教育的现状及缺陷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晓艳. 美国高校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借鉴与思考.
[2]樊莲花.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供应链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邹赐岚,肖红. 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培养供应链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李凤红,胡卫东,王立岩,李姝,郭立颖,杨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