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都在逐渐发生转变,在教育事业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所以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新时期教育方面的一种创新模式。而在本文主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渗透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国家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德育教育也成为了我们重视一个话题。现阶段,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越发明显,而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人文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人文教育加强重视。
一、人文教育的具体内容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指的就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性化教育,然后受教育者在接受这种人性化教育后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的一个过程。如果从它的本质上来区分,人文教育就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教育,主要内容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整体人性得到提升。如果再进行细致的划分的话,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第一是在文化和知识方面进行熏陶和一定的补充,第二点就是在做人方面,让学生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学会做人及与人相处。
二、在进行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目的
虽然当今社会发达且先进,但是也是因为这种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这个时期的人们在生活中失去了很多干净纯粹的东西,从而导致现阶段的青少年也受到了物质方面的威胁。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标准,且正处各方面的转折阶段,所以对是非的分辨并不明确。因此,在这一阶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初中德育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方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进行初中德育教育的的过程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对人文教育内容最好的展示。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班级当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案,这个方案要完全符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那么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例如说,班级当中有一名学生性格非常的内向,特别害怕接触老师,与同学之间也不交流沟通,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引导得过程中要在讲话的语气上特别的注意,要委婉而柔和,让这名同学感受到教师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可怕。再比如说班级当中有一个冥顽不灵又特别淘气不怕老师的学生,那么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在树立威信的同时要做到刚柔结合,另外,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中还要有一个度,不论教师对于怎样的学生,都要合理的把握好分寸,教师还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发现,但是不能过于急躁,要循序渐进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例如,班级当中总是有几名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是开小差就是睡大觉,这时候教师要做的不是对学生进行斥责,也不是惩罚,而是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找学生进行交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不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然后让学生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对学生的三观加强教育
在教学当中,对学生除了在基础知识层面的培养还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进行培养,学生在具备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正确的三观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实三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和社会的一种态度,或者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具备的素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这个新时期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思想的主流,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社会上的一些热议话题来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公交车上到底应不应该给老弱病残让座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为自己的道德设置一条底线,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面临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处理。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渗透人文教育
在初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连人文教育有效的渗入到教学当中,首先要将人文精神与学科这二者结合,让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质共同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比较广泛,所以再进行德育教育的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带入到教学当中,例如,化学当中的,“氧化说”的创立者——化学家拉瓦锡,他通过对独立思考和科学是硬道理的不懈坚持,最终带动了“化学革命”。这是一个充满榜样力量的案例,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对科学家的人文精神进行体会。其次,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找一些比较有趣的实践课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学生上学到底应不应该带手机”这个话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将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中交流,在这个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还能够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希望,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握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海龙. 谈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 才智, 2017(32):78-78.
[2] 车涛华.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J]. 学子(理论版), 2016(17).
[3] 杨娥. 浅析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及实践[J]. 新课程(下),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