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新思路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新思路的思考

作 者:林 玉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中心学校 572633)

摘   要:合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策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通过科学建立合作小组,精心培养合作技能,教师在合作中恰当把握合作时机进行指导就能有效的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本文笔者就从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出发,谈一谈自己对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合作学习多为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从当前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应该能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就是照搬照用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经验。显然这一实践尝试中我们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忽略了教育地域不均衡差异性。照搬或套用只会是“邯郸学步”。笔者以为,我们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结合学校、学生以及学科特点来有序开展,下面笔者就重点对此展开论述。
1、科学建组、合理分工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的前提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笔者根据不同水平把学生分为了ABC三个组,其中C组选的问题是用读来告诉大家外洞、内洞的特点;B组选的问题是概括外洞、内洞的特点;而A组选择的问题是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讲一讲外洞、内洞的特点。不难看出,A组的选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组也恰恰是最善于抓词句来表达的一个组。其他两个组因为选择了自己有能力回答的问题而学得积极主动。还有一种分组的方法那就是由教师、学生或者师生双方一起决定,给形式一定的选择合作伙伴、学习方式的自由权,以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让他们与自己熟悉了解的或兴趣、看法等一致或相近的同学学习,便于他们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同的多变的分组法,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新鲜和有趣,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中应适时给予那些表现突出的小组以表扬或嘉奖。
2、精心设计、有效讨论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措施
  开展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还需要我们教师有序引导,掌握整个课堂节奏,这一前提就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科学精准的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开展形式、合作氛围营造、交流反馈、激励评价等多个环节作出预设,合理的调控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把握教材重难点同时也要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避免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较好学生的“个人表演秀”现象。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合作前给予学生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开展合作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3、教师的指导、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合作学习的过程监控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贪玩,毅力、恒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合作初期,兴趣浓厚,不久便心不在焉,马马虎虎。合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省自我,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继续有效地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为合作目标而不懈努力。
比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走进祖父的园子,感受园子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艳丽、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此时我们就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来?能读一读吗?师:你感受到什么?如果不提出问题,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是盲目的。所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依然需要有序介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4、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语文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但如果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也将大打折扣,难以有效落实。因此评价就成了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比如认读生字词,比比哪组在一分钟内快而准;朗读课文看哪一组通顺流利。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组内成员。差一点的学生呢,来自集体的荣誉感就会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小组内就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评价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合作的甜头,享受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合作的智慧是无穷尽的。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以上是笔者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个关键要素的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侯玉芳.对小学语文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窥探.学周刊,2014,(04).
[2]郑生祥.对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反思.小学教学参考,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