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天底下的太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以及培养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作详细的研究和剖析,使我们更全面了解教师职业道德。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 培养方法 师爱 尊重 真诚
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教师职业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它不仅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必须,由于教师行业传道授业的特点,它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寻求培养自身职业道德的方法,更好地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涵义
(一)基本内容 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除具备一般职业应该具备的道德外,还应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具备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国爱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师德之魂。
(二)无私奉献 我国杰出教育家扬昌济先生说:“教育者,寂寞之事业者,而实为神圣之天职,扶危定倾,端赖与此。”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有高尚的灵魂,卓越优异的道德风范,需要像太阳那样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较为盛行的现象,一些教师放弃了原有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工作中奉献讲的少,利益讲的多,甚至唯利是图,唯钱是举。例如现在很多学校出现的“红包热”便是这种现象盛行的生动写照。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很多教师失去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事业正需要教师们的无私奉献,因此,人民教师决不能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陷死在物质享受,“金钱至上”的泥潭里。
(三)博爱宽厚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
(四)严于自律 教师的自律精神,指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的意识、心态。追溯中外教育史,教师的自律精神历来被放在教育成败的首要、关键地位。大教育家孔子把教师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作为教师伦理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方法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炼形成的。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情况,借鉴其他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古今中外人们进行师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应概括为理论学习与促进实践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学社会榜样与树身边典型相结合等方面。
(二)耐心对待学生 作为教师,神圣的职业本能要求我们,要用比父母更宽广、更深厚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没有教师的爱,学生好似幼苗没有阳光;没有教师的爱,学生身体、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师德中“关爱学生”的条目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在贯彻、实施时,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处处以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所谓的“后进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充分的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信任。
总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更要多付诸于实践,将师德融于自身的生活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在对其培养的基本方法的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我们培养自身职业道德的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位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于新时期职业道德修养的几点思考[J]. 中国范文论文网
[2] 石子球 .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 [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4(4):87—91.
[3] 《江苏教育》许元新主编[M] .江苏教育报刊社出版,2005年8月.
[4] 教育论坛《如何关爱学生》 湖南济阳市 卢曼 2007.5.21.
[5]《浅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贾玉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