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计算机教学中Office的应用,介绍了以情景、协作、会话等方式实现互动教学,最终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效果。阐述了在Office应用中使用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并探讨在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Office应用;创新式互动教学;项目学习;合作学习
在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使学生能通过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等软件来熟练地完成相关的任务。本文将就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在Office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目前Office应用的教学现状
首先,OFFICE软件版本更新较快,而学校使用的OFFICE教材版本过低,跟不上社会职业的需求。其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教学方法存在着陈旧、单一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很大程度仍沿袭着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学观念,而忽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及实际应用能力,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课中只是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操作,在接受知识时只是“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学现状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Office培养目标的完成。
二、引入创新式互动教学的可行性
创新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方式实现互动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首创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创新互动的教学效果。该模式的具体需经历三个阶段。
(一)自主阶段(初级阶段)
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情景,并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主动参与,自主地学习、操作、发现和探索,初步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此过程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方向,学生要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二)互动阶段(协作交流阶段)
此阶段是自主阶段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在网络上,学生可以讲真话,师生没有心理隔阂,可以倾心交流,教师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
(三)创新阶段
此阶段是互动阶段的升华。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资源培养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探索思考、提出质疑,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给学生及时的正确的鼓励和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见图一)
三、在Office中使用创新互动式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内容分析,确定项目任务:依据Office课程目标要求,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用项目任务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取舍组合,挖掘并拓宽课程内在运用的关联、延伸和互动。将Office归整为项目教学内容。
(二)制定教学计划,制作项目微课:分析研究每个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将各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三)实施项目计划: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要求的相应任务,保证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图一
下面以学习《邮件合并》为例,阐述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学生分组实施任务
课前,根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每四至五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该项目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各小组的项目实施进展,定期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指导监督工作,对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收集各小组遇到的难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定期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等。
第二阶段:课前、课中自主互动学习
1.制作微课、设计任务。教师先把《邮件合并》的相关功能、使用领域及操作方法等归纳提炼,做成一个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具有吸引力、可视性较强的微课。让学生观看微课,自主学习。此外,教师在上课前为每个学习小组设计各不相同的学习任务卡。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根据《邮件合并》的学习内容,创设情景1:在刚举行的专业部合唱比赛上,时间紧凑,颁奖环节急需奖状,如何在短时间内印制出奖状?创设情景2:明天老师要上一节全校公开课,同学们如何给老师制作一张邀请函,邀请全校老师来听课?创设情景3:怎样把同学们传上来的照片制作成他们的学生校卡?
3.合作学习、竞争学习。上课时,每个小组长抽取本组的学习任务卡并组织本小组的同学讨论解决方案,方案达成共识后,由组长引导组员合作完成任务卡相应的操作。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努力使本组的作品在质量上以及完成速度上能够超越他组成员。
4.协作讲演、作品展现。各小组完成任务后,选派小组代表两人,其中一人利用多媒体设备操作展示任务过程,另一人利用麦克风将操作过程及和操作意图用语言进行表述。当小组成员在讲演展现过程中出现错误,同组其他成员及时纠正。(下图是学生完成作品情况)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项目
教学创新在于与时俱进,当学生无时不刻使用手机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手机的使用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各小组讲演展现完毕后,教师可利用问卷星等方式组织同学们用手机对各个小组、各个代表的表现进行投票,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等。
最后,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各小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本项目的学习要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同学们总结本次学习制作的收获和经验,撰写总结报告,巩固学习成果,为下一项目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1.个别学生中存在不做或少做工作的偷懒行为,他们认为偷点懒对自己个人没有影响,评分是对集体评的,同时也有个别同学存在指望同组其他成员完成工作的依赖现象。
对策:要求各组长分配好每个组员的任务,以教师检查与其他小组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考核小组成员的方法。
2.由于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导致每位成员从事的工作都比较单一,有部分成员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
对策:1)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工作,互换角色。
2)教师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微课,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并充分练习。
3)小组的每个成员要定期选做同一个子项目,然后组内评选最佳作品。
四、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实施成效
1.制作精美的微课作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上台展现及讲演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训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科目要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技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3. 课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4. 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互动教学方式大多要分小组完成项目内容,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大多以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决策、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等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5.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能消除学生的懒惰思想和依赖心理。传统模式下后进生学习主动性差,而在创新式互动教学方式中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明晰学习任务,在能力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Office应用中使用创新互动教学方式的一个尝试。总之,“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灵性与悟性,极尽所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刘国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 "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2003,13(6):34-38
[2]史金凤. 《Dreamweaver CS3基础与实例教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应用初探[J]. 大兴教师研修网,2010,(6)
作者简介
方丹宝,女,广东,本科,计算机教育,讲师,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