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分析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分析探讨

作 者:叶潭来 (广东省惠东县多祝增光田坑小学 516300)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难题,小学孩子对单数的数字不满兴趣,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在对应的数量关系上,把握的也不是很好,这时,数形结合的方法就会解决这个问题,数形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出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小学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符合现代小学教学要求的。本文主要讨论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小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渗透

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因为同学们的思维发育不完全,心智还处在最低层次,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从全面出发。而数形结合的办法有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形结合的实质是把握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对应关系进行相互转化,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数字转化为具体实物,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发育不完全,而抽象思维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要求。数形结合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一、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理解算理过程中
数学的学习最离不开的就是计算,有时,计算能力代表着数学的考试成绩。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只看重学生的计算速度,缺忽视了对计算的理解。这就需要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将抽象的计算变成形象具体的理解,使抽象复杂的计算题变得直观和简单。间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这才是数形结合最大的作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的例子,计算97-40等于多少?这种问题计算量比较大,对学生来说,会产生较大难度。不过,这可以采用小棒来代替啊。老师把小棒摆成9捆和7根,一捆10根,这就是97,在按类似的方法摆出40,在“97”里拿走“40”,最后得到5捆零7根,也就是57,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57。老师通过这样的演示,同学们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么直观的得出结果,确实比硬生生的计算更能让学生理解。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遇到有难度的计算题,就会想到使用图形去解决。找到图形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计算。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概念教学中
(1)在小学数学中,概念教学也是老师们平时工作头疼的地方,这部分知识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完全理解。才能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当中。而学生的年纪小,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造成有些概念无法完全掌握,或者理解不透彻。在实际应用中就不会了。不过,小学生普遍对图形等具体事物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概念的学习中,也要引入数形结合方法,加强学生理解。把抽象概念变成形象的图形,从而加深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应用于实际计算中。
(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小学刚开始学乘法的时候,教师就采用了摆放苹果的方法。用课件先显示5个苹果,老师问学生,这是几个苹果啊?学生答5个,再拿出5个,再问,这回几个?学生答10,老师问怎么列算式,学生答5+5=10,再拿出5个,问几个,怎么列算式,学生答15个,5+5+5=15.以此显示7排苹果问多少个,学生的答案还是相加的结果,不过,越往后越难,有的甚至不会了,这时老师就引入了乘法的意义,告诉学生,乘法就是求多少个相同数的和。例如,两个5相加就是5乘以2等于10.
(3)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很多教师都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利用相同的图形,解决对象的运算。这个关键是要让学生找到相互之间正确的联系,也就是数量关系。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办法有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锻炼,数形结合最主要的就是把抽象概念转化成实际具体的运算。这一过程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较难的计算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在苹果的例子中,学生通过计算一排苹果相加的总数,得出了相同加数和即是乘法的结论。可以看出,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知识明白开悟,让学生达到一个“入木三分”的理解程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并且,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对概念理解和计算能力的提升重要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呢?教师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中,就要体现数学思想的基本存在形式,并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标准,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具体来说,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公式推导上或者问题探究上。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同教学内容要体现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也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深化这种数形结合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章节的知识点,做好理解和记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抽象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过程。
在小学一百以内口算教学中,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子,23+45等于多少?部分学生对于这种数字较大的问题不溶于理解,他们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就是“查数”计算法,而主要计算工具就是自己的10根小手指。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把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先把十位数相加,结果记录下来,再把个位数相加,也记录下来,最后通过把两个结果相加获取正确计算结果。2+4和3+5都是学生们熟练掌握的十以内加减法,计算没有任何难度。不过,这里要明确的是2+4是十位数计算,结果为60而不是6。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整个小学过程最难得阶段,它要求老师要从实际出发,到实际中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平均年龄降低,理解和学习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很大。这时,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它把较难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的数字和具体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最难理解的抽象思维知识变成了实际具体的形象问题。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养成。既增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锻炼了概念的理解能力。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真正符合了课程改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静.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学教学与研究,2013.
[2]汪渭芳.“数形结合”天地宽——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小学教学参考,2010(06)
[3]袁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5(6):60-61.